个人品牌故事范文(合集12篇)

故事 0 11

个人品牌故事范文 第1篇

品牌故事除了突出“解决痛点”外,还有一个思路就是核心卖点绑定。巴宝莉的品牌故事核心卖点是皇室御用品牌,钓鱼台国宾馆品牌故事的核心卖点是^v^都光临与此。

比如金伯利的品牌故事传达的核心信息就是将爱情和钻石进行了深度绑定,并带出了“一颗恒久远,钻石永流传”的经典广告语,从而成为爱情永恒的象征,受到全天下情侣的追逐。

而褚橙绑定的卖点则是励志,褚时健曾一手创造中国烟草业的第一品牌——红塔山,被人誉为“一代烟王”,然而晚年却经历了牢狱之灾,75岁还想要东山再起,于是重新创业,将褚橙卖到大江南北。在消费者看来,褚橙就是励志不息的象征,通过如此大起大落再创辉煌的品牌故事,为褚橙赋予了人格背书,大家购买褚橙也是一种自我激励,要做到不服输不放弃。

4、品牌故事也需要推广

不是所有的品牌故事都值得推敲的,毕竟百年品牌没有那么多,新兴品牌才是新时代的主力。而新品牌的品牌故事,肯定不希望被公众各种“挑刺”和推敲其真实性,那么在选择平台时就要注意,去选取一个可以进行沟通但可以把控舆论方向不让话题跑偏的平台去投放。

传统媒体式微,缺乏有效的沟通反馈途径,明显不合适,而知乎、天涯等平台,更加不合适,充斥着大量以较真、扒底裤、挖黑料为乐的人群,如果品牌故事的逻辑不够严密,那么只会受到平台用户的群嘲和挖苦。

相对合适的平台只有微信、微博和贴吧。微博用户基数大,话题体系复杂而分裂,能够进行对应的投放而不会引起反感。而贴吧内,由于“群体思维效应”,舆论容易引导,不用担心舆论失控。微信则由于分裂式的私人社交关系链,个人观点难以形成舆论,又能达到广泛覆盖,保证了传播效果。

在确定了品牌故事的传播平台后,就需要考虑传播时机,才能保证最好的推广效果。而借势则是一个很好的角度,能让故事自带热点和新闻性,毕竟你让受众关注一个无中生有的话题总比关注一个热点话题难的多。

在保证话题关联度的情况下,巧妙借势能让品牌故事迅速达到最好的传播声量,吸引众多的受众并达成转化。但同时也要注意借势不要包含歧视性、政治敏感类信息,否则就是公关危机了。

最后是品牌故事的投放形式,长微博、图文海报、视频短片、H5页面等都是可行的方式。

5、品牌故事的另类表达形式:创始人故事

第五,加强质量监督管理,对于出现的有损品牌形象当事人应严格按照企业规定予以处理,对于恶意诋毁、中伤、诬陷品牌的不法行为,应通过法律的途径维护企业品牌的合法权益,维护工商企业良好的品牌形象。

个人品牌故事范文 第2篇

1.中国企业品牌战略的现状。目前,在国内市场上,无论是耐用品还是非耐用品以及服务,均充满了外国品牌,尤其是中国加入WTO后,从汽车、电脑、冰箱到香烟、食品、酒制品等无一不受到外国品牌的冲击,对国内消费品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消极影响。据统计,中国汽车市场整车真正形成自主开发能力的寥寥无几,大多数厂家采取仿制或者引进。主要生产厂家如一汽集团、东风集团、上汽集团和广州本田等大多与外商合资或合作,国产品牌“改换洋装”,几乎成了外国品牌的天下,本土品牌仅存“红旗”等有限几个,国产品牌正在销声匿迹;在感光产品市场上,中国年消耗彩卷1亿多个,现在几乎是外国品牌“柯达”和“富士”两大寡头的天下;在啤酒市场上,世界排名前十位的大公司均在国内找到合作伙伴,自1992年以来,已有20多家国际著名啤酒品牌和大公司抢滩国内市场,“国啤”处境危矣;对碳酸饮料来说,原来形成的像“崂山”、“北冰洋”、“天府可乐”等八大名牌现有7家被美国百事可乐兼并,目前仅有“健力宝”一家国产品牌一支独秀;冰箱、照相机、合成洗衣粉、音响、药品等也几乎是海外品牌,国产品牌或被外方故意闲置或被打入冷宫,国产品牌正受到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

2.中国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的意义。世界上知名企业往往都把品牌发展看成是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优先战略。可口可乐、百事可乐、麦当劳等等无一不是先从抓品牌战略开始的,即创立属于自己的名牌产品,并把它作为一种开拓市场的手段,最终占领市场。由于名牌的综合带动作用十分巨大,外向度也相当高,所以往往是一个产品的牌子创立后,逐渐形成一个系列并带动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可以说品牌是企业进入市场、占领市场的武器。特别是国际市场竞争已日趋激烈的今天,企业有没有建立自己的品牌战略,企业有没有自己的品牌,品牌形象如何已变得十分重要。

随着中国经济市场开放程度和市场化进程的日益深化,竞争已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主体环境,品牌已经超越纯经济的范畴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大小的体现。在世界经济一体化日益加剧和知识经济迅速崛起的时代,品牌已经跨越国界,成为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金钥匙”、“通行证”,只有过硬的品牌,才能立足于世界经济之林,在全球化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主动权。品牌竞争力已成为企业生存和壮大的基础与前提,尤其是中国加入WTO后,刚走出垄断的中国石化面临着国内、国外的双重竞争,实施品牌战略已显得极为重要。

个人品牌故事范文 第3篇

光阴似箭,时光穿梭,瞬然间2021年已经见面许久。回x过去一年里,调度指挥中心在公司的正确x导下,在各部、科室支持和配合下,依然以“一心一意谋发展,稳步推进求落实”为指导思想,“进一步提高执行、协调水平”为准则,设身处地为乘客考虑,披星戴月防控疫情,尽心尽力解决“潮汐”问题,战果颇丰。

据中心长久观察分析,南宁轨道交通1号线具有潮汐客流的特点,主要表现为早上与晚上、上班与下班高峰期。中心经过长时间的调查分析,不断开启研讨会议,询问砖家。众所周知,x要的解决办法便是潮汐式可变车道,让这股车道在早高峰充当进城方向车道,晚高峰充当出城方向车道,根据需求重新配置道路资源,更好的应对潮汐客流交通。但就目前而言,公司的技术还不允许此想法的实施。

在由中国xx部、xx部会同^v^^v^委托国有企业主办的“2019年全国国有企业科技创新典范推选”的指引下,中心对xx地铁潮汐客流特点及相关运营策略进行仔细研读,借助了这一批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案例和经验,大胆提出“潮汐客流解决办法”。在19年11月中下旬接受砖家调研回访后,围绕国有企业改革创新这一主题,针对新的客流特点,制定了更加精细化的运营方案。

于是,在适应公司情况的基础上,顺应现代化创新趋势,本年度对南宁轨道交通1号线实施了单向加密运输组织方法。编写《城市轨道交通潮汐客流单向加密创新实践》,创新实践采用单向加密运输组织有效解决“潮汐客流”难题,合理分配运能,节约成本。并且,该方案被广西企业与企业家联合会评为“广西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这不仅意味着公司充分满足了市民的乘车需求,还意味着我司能更好地兼顾社会效益,体现出了国企的应有担当。

个人品牌故事范文 第4篇

没有赫本蒂凡尼就只是石头,没有爱情德芙就只是巧克力

世界需要故事。

我们说梁朝伟眼睛里有故事,因为他有一段雾霾的童年;说张爱玲是个有故事的女人,因为她有着动荡的情史;说一件衣服有故事,大抵就是这个品牌的性格和历史了。

每次路过Tiffany的橱窗,总不经意的想起一身黑裙、大嚼面包圈的那个背影。1961年,根据楚门·卡波特的小说改编,奥黛丽·赫本主演的《Tiffany的早餐》风行全球,伊人的一个站立,让Tiffany成为全球佳人的宠儿。人们都还记得一个乡村爱慕虚荣的女孩子,痴痴地望着橱窗里的钻石珠宝,幻想着有一天自己也能在这里吃一顿早餐。

半个世纪后,人们走进Tiffany专卖店,就是为了一睹当年这位好莱坞传奇曾经在屏幕上拥有的珠宝,赫本的微笑,成了它传承的故事经典。如今,Tiffany的拥趸已经从当年赫本的同龄人更迭到孙女、重孙女辈,但这份做了53年的早餐,依旧令人口齿余香。

没有故事的品牌犹如没有思想的人,让人失去了嚼味。与Tiffany半路写就的故事不同,德芙巧克力在第一桶巧克力浆诞生时,就搅拌了一段爱恋往事。

1919年,卢森堡王室后厨莱昂因夏洛特公主的继位,穿梭在厨房的各个角落,双手因为重活裂出一道道口子。正当他清理伤口时,一个女孩走过来对他说,这样一定很疼吧?这个女孩就是后来影响莱昂一世的芭莎公主。

芭莎在王室中地位颇低,稀罕的美食——冰激凌,也轮不到她享用。除了芭莎从没人关心的莱昂每晚偷偷溜进厨房,为芭莎制作冰激凌,情窦初开的甜蜜慢慢弥散。

20世纪初,为了卢森堡的强大,芭莎公主被选中与比利时王室联姻,两人因此都心急如焚。一个月后芭莎出现在了餐桌上,彼时的她消瘦憔悴。莱昂在准备糕点时,在芭莎的冰激凌上用热巧克力写下了几个英文字母“DOVE”,这是“DO YOU LOVE ME”的缩写。遗憾的是,芭莎直至巧克力融化也没看出其中关窍。

几天后,芭莎出嫁了,莱昂也辞掉工作,到美国开了一家餐厅。

1946年的一天,莱昂受一辆冰激凌车的启发,研制出一款裹着巧克力的冰激凌,命名为“DOVE”。在这款冰激凌受到好评的同时,莱昂收到来自卢森堡的一封信。此时的芭莎已老,病床前,两人解开了多年的误解,然而一切已晚,三天后芭莎离世。

如果巧克力是固定的,那些字就不会融化,他就不会失去最后的机会。莱昂制造了一种坚固的巧克力,可以保存更久,每一颗巧克力上,都深深的刻上“DOVE”。

每每情人节,德芙成为情侣间互赠的首选,当浓香在嘴里铺陈开来的时候,“DO YOU LOVE ME”的唏嘘,或许更让人感慨而铭记。

产品的感性营销时代:

在家编故事,出门讲故事,见人卖故事

故事具有天生的吸“金”力。

如果说一个面包的配方源自一位热爱孙子的慈祥老奶奶,这块面包一定火过面包房出来的批量货;一件源自深山老工匠反复研磨的玉器,一定比珠宝店的更值钱。在分析那些大风大浪中屹立不倒的知名品牌时,几乎所有的品牌都有自己的故事,这些故事既让自己看起来个性十足,也让消费者乐意“从一而终”。

自诞生160多年来,卡地亚精心地编织着一个又一个故事,似乎每一个闪亮的珠宝背后都有一段情缘,而每一段情缘又引来无数的追慕者。

1847年创立品牌开始,卡地亚一直与各国的皇室贵族和社会名流保持着息息相关的联系和紧密的交往。对于普通人来说,皇室与名流们的生活本就神秘、令人向往。于是,卡地亚的每一位客户都成了它的免费代言人,这也是卡地亚品牌故事的一个重要源泉。其中钻石级别的VIP代言人非温莎公爵夫人莫属,一切始于卡地亚公司为其

设计的四款首饰——“猎豹”胸针、“BIB”项链、“老虎”长柄眼镜和“鸭子头”胸针。

由于故事背后的优美和浪漫,以及卡地亚“第一款动物造型珠宝”的地位,“猎豹”几乎成了卡地亚的标志,由此拓展的“猎豹”系列深受大众喜爱。

事实上,真正让卡地亚业务兴旺起来的,是拿破仑年轻的堂妹——马蒂尔德公主。之后,英国王储威尔士亲王特地从卡地亚定购了27个冕状头饰,并在他被加冕为爱德华七世的典礼上佩戴。两年后,爱德华七世赐予了卡地亚皇家委任状。此后,卡地亚又陆续受到了西班牙、葡萄牙、俄罗斯、比利时、埃及等国王室的委任状,成为这些王室的“御用珠宝”供应商。

与所有皇室、名流的交集,汇成卡地亚独有的“故事会”,不仅给卡地亚带来了业务上的发展,还让卡地亚的品牌价值大大提升,溢价能力不断增强。

除此之外,一些单品也被赋予故事情结。

1919年首度销售的“Tank腕表系列”,是为纪念“一战”中的坦克兵而设计,和谐兼简洁的外形至今仍受时尚界的追捧;1924年,卡地亚为著名诗人JeanCocteau设计了造型独特且深富韵味的卡地亚三环戒指;2003年推出的“龙之吻”系列珠宝,则来自于中国的传统神兽——龙。

故事贴近人性,是让产品与人发生关系的最好途径,高度同质化的时代,一则鲜亮的故事,就可能成为品牌的一面旗帜。“在家编故事,出门讲故事,见人卖故事。”成为营销界的真论,实不为过。

于是乎,我们看到无数怀揣勇士情结的男人们,拿着Zippo打火机诉说一个打火机与无数美国勇士的故事;也可以看到美容院里姐妹淘大谈LV如何从小皮具匠成为皇家专宠,继而成为人们一掷千金的富贵之物;路过一群时尚的年轻人,也能听到他们傲娇的谈话:衣柜里没有一条levis,就别跟我们谈时尚……

品牌故事的表达姿态:

人人都爱花钱买童话

人们喜欢童话,多半是因为童话宣扬的是真善美,而面对宣扬真善美的品牌故事,人们如何不爱它呢?

19世纪末,出生在德国莱比锡的奥地利商人艾米尔·耶利内克,十分喜爱赛车运动并对技术着迷。耶利内克的车队是以他女儿的名字命名——梅赛德斯。梅赛德斯是一个高雅的西班牙女性名字,原意是优美、慈悲。

1900年,耶利内克与戴姆勒公司签署协议,订购36辆总值为55万马克的汽车,后来又订了36辆。耶利内克有一个要求:戴姆勒这个名字用法语读的时候鼻音太重,显得很笨拙,而梅赛德斯这个名字,法国人很熟悉,好听又显得高雅。鉴于这么一大笔生意,戴姆勒公司同意专门为耶利内克开发新的汽车,并且命名为梅赛德斯。这个品牌也从此崛起,很快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汽车品牌之一。

这神话般的一切促使耶利内克先生作出一个决定:将家族姓氏由耶利内克改为梅赛德斯。这可能也是世界上唯一的“父随女姓”的故事。

万国表没有选用温情四溢的讲述方式,却着重于现实氛围的渲染。

飞翔员系列TOP GUN水兵陆战队机械表取材于20世纪80年代的电影《雄心壮志》,IWC将“雄心壮志”的精力赋予这款规划传统的腕表,并以此命名。

一个精心的故事,一款优质的产品,品牌接下来要应付的是如何叙述故事。

在2012年的日内瓦高档挂钟展上,IWC将展台建造成1:1的航空母舰原型“IWC12”,来宾进入IWC展厅之前,会有身穿白色制服的地勤人员处置登记手续,一旦进入展区,来宾就不自觉地陷入故事的暗流。

当天的晚宴同样围绕飞翔展开设计:IWC在商品的影片展现中介绍飞翔员系列腕表的前史,TOP GUN水兵空战部队腕表的机械特性和外观规划,并将腕表的动画短片与Top Gun水兵空战部队高手飞翔校园的练习片段相交融。到场的明星除了硬汉气质的让·雷诺、马克·福斯特等以外,还邀请到了《雄心壮志》的艺人和导演为来宾叙述其时的影片拍照场景。

至此,我们可以总结出品牌故事的一些通则:追求美好、享受生活、抓人心肺……会讲故事的品牌才是好品牌:

“劳力士”说,从未改变世界,只是把那留给戴它的人……

个人品牌故事范文 第5篇

品牌故事

Levi's(李维斯)是来自美国西部最闻名的名字之一。1853年犹太青年商人Levi Strauss(李维・斯特劳斯)为处理积压的帆布试着做了一批低腰、直筒、臀围紧小的裤子,卖给旧金山的淘金工人。由于这种裤子比棉布裤更结实耐磨而大受欢迎。于是,李维・斯特劳斯索性开了一家专门生产帆布工装裤的公司,并以自己的名字“Levi's”作为品牌,Levi's的神话也由此展开。

设计师

若要追溯牛仔裤的根源和历史,一位代表性人物不能不提,他就是美国牛仔裤之父――李维・斯特劳斯,美国牛仔文化历史的先驱。

李维・斯特劳斯原籍为德国,1847年发迹于美国三藩市,当时以卖帆布维生。后来发觉当地矿工十分需要一种质地坚韧的裤子,于是他把原来造帐幕的咖啡色帆布制作了一批裤子,卖给了当地矿工,而后十分成功。李维・斯特劳斯眼见成绩理想,便迅速成立了李维斯公司,主力生产牛仔裤。

牛仔裤文化发展至70年代已是全球性的集体潮流。在款式上变化有突破性的演变。由传统的直脚款式,变化出阔腿裤、喇叭裤来。又由喇叭裤演变至80年代的萝卜裤。牛仔裤的外形变化,在七八十年代可说是各走极端。Levi's这段期间,在款式演变上一直跟进潮流。而踏入80年代后期,牛仔裤由以前讲究合身帖服,进化为追求原始牛仔裤味道的直身裁剪,此风一起, Levi's 501又掀起了另一个牛仔裤潮流,连带90年代也受此潮流影响。除501再次回流外,Levi's的现代系列中也有三大分支,分别以不同颜色商标小旗做区分。“红旗”为反对过分贴身的“追寻原本”的时尚而设(501也算在内);“银旗”推销“现代基本”的款式,特别讲究高品质和洗水过程及制作效果;“橙旗”除基本款式外,还发展其他时髦款式,是一系列质料上呈紧贴潮流的产品。

品牌文化

在全球销售超过35亿条的Levi's牛仔裤不仅是时尚潮流的引领者,更是美国精神的一个典型服饰代表,带有鲜明的符号象征意义:“独立”、“自由”、“冒险”、“性感”等。19世纪的淘金潮让美国成为冒险者的乐园,也间接造就了美国经济的腾飞,营造出进取、率性、自由的美式文化,这与当时讲究精致与华丽的“贵族血统”的欧洲文化截然不同。Levi's为粗犷不羁的淘金工人设计的牛仔裤,恰恰成为了渴望自由、独立、理想的新生活态度最直接的表现方式。因此,从某一个角度说,Levi's牛仔裤一出现,就成了一种生活态度的象征,进而成为美式风格和欧洲大陆文化的分水岭。随着时代和环境的演变,Levi's被赋予了更多的精神和文化艺术气质,但Levi's最初的野性、刚毅、叛逆与美国开拓者的精神,始终是穿着Levi's的人最欣赏的一种生活态度。世界上很难有一个服装品牌能够像Levi's这样历经百年风风雨雨,从一个国家流行到全球,品牌个性始终如一,并成为全世界男女老幼都可以接受的牛仔和时装的领导品牌,这不能不说是Levi's品牌创造的一个世纪神话。

Levi’s发展历程

在100多年的历史中,讲究原创的Levi's多个丰碑性的创造奠定了其在牛仔界的至尊地位。

1847年 18岁的Levi's创办人李维・斯特劳斯从德国移民美国。

1853年 李维・斯特劳斯在旧金山成立Levi Strauss & CO.公司用帆布制成了第一条牛仔裤。

1855年 李维・斯特劳斯用从法国进口的经纱为蓝色、纬纱为白色的斜纹粗棉布,取代了最早的帆布。

1873年 Levi's注册了第一条用撞钉固定裤袋缝口的裤子,从此“牛仔裤”这个词就被用来称呼斜纹布制作的长裤了。

1890年 Levi Strauss &CO.公司首次将牛仔裤编码,举世闻名的501就是Levi's首条牛仔裤型号。

1905年 S506XX开始生产(1917年正式推出LOTS506XX),此时生产的第一代外套口袋不带盖子,同时还有生产廉版外套213。

1928年 S506XX及213在口袋上盖上了盖子。

1936年 有REDTAB的产品开始生产。

1941年 S506XX,又把盖子去除,但仍有REDTAB,213停产(代表布标及黑色同心中空的扣子停产)。

1944年 S506XX二战期间使用桂冠花纹的扣子。

1947年 S506XX停产、生产506XX并且再度在口袋盖上盖子,生产519XX(铺毛毯内里)。

1952年 506XX,519XX停产,第二代507XX及517XX(铺毛毯内里)开始生产,并在TAB上出现R字。

1954年 皮标停产,开始使用纸标。

1962年 507XX、517XX停产,第三代外套557XX及559XX(铺毛毯内里)开始生产。

1966年557XX,559XX停产,557及559开始生产,并将纸标底部的EVERYGARMENTGUARANTEED这行字去除。

1967年 生产55770505。

1968年 生产705050217。

1969年 大标换小标,并且开始变成小e。

1974年 Levi's推出水洗系列牛仔裤。

1986年 Levi's牛仔裤开始生产预先穿洞破烂的牛仔裤。

1996年 LVC正式推出市场,这是根据Levi's经典型号制造的复刻系列。

个人品牌故事范文 第6篇

在中国,时尚的物化表现最为公众所热衷:人们追逐的时尚符号、追求时尚的动力以及体现时尚的行为方式,都较多地停留在物质、外显的层面。分析中国城市居民在追求时尚时表现出的价值观,可以发现,人们追求时尚的驱动因素中,炫示和追求他人身份认同的意愿较强,也愿意通过各种时尚符号来表明自己的身份与地位。

由于没有一致而稳定的时尚价值观,人们对时尚的追求表现出多元性和开放性的特征:对新鲜事物的排斥度较低,乐于学习并接受新的符号,因此人们的时尚化行为也较容易被引导和操纵。对时尚内涵的理解和追求不足,导致时尚品市场呈现了“浅时尚”和“快时尚”现象。虽然大家对时尚的关注程度较高,但是还停留在浅表的层面,所以即便人们逐渐形成了一定的品牌消费意识,但由于这种消费缺乏明确而稳定的内涵支撑,导致了较低的品牌忠诚度和较快的品牌更换频率。从另一方面看,这也表明,如果具备塑造差异化的能力,即使新品牌也较容易获得市场机会。

从各方面看,中国时尚市场都处在一个“爬坡”的阶段,在勃勃生机中夹杂着混乱与不成熟的认识,而同时,各色海外品牌纷纷空降中国市场,给本土品牌造成了更大的竞争压力。在这种背景下,中国本土品牌显然需要更广阔的视野,从先行者的故事中领会时尚市场的本质。

让我们聚焦在最具时尚色彩的产业――服装。

奢侈品、时尚品还是潮流品

你的品牌是奢侈品、时尚品还是潮流品?对中国很多服装品牌来说,这并不是一个能清楚回答的问题。奢侈品消费、时尚品消费、潮流品消费,甚至是非品牌即杂牌的消费,都是服装产业的消费形式,任何一个细分市场都有机可乘,但是如果把握不好细分市场的商业模式,任何一个市场里每天都有人折戟沉沙。

奢侈品彰显的是财富地位,它更强调的不是个人的爱好、品位或社会角色,而是代表了财富、权势和地位;时尚品则更灵动多变,代表了最新的变化、趋势和发展。虽然有时,时尚品和奢侈品一样昂贵,但它们吸引的却是不同价值理念的消费群体。简而言之,奢侈品表达的是地位象征,时尚品表达的是品位和个性符号。

有些奢侈品意欲向时尚品靠拢,却发现这很困难。因为它们代表的成熟、保守的力量并不那么欢迎变化,而时尚品牌却热衷于千变万化,受到年轻人的追逐,某种意义上甚至是年轻人用来划分自己与父辈界限的一种标志。所以奢侈品高高在上,而时尚品往往拥有强大的靠近主流新兴人群的动力,因而成为一种流行。

比如,Burberry努力从经典的格纹服装转向流行的设计风格,但却很难走向时尚的最前沿,因为它总是矜持地不愿放下既有的经典模式,这是一个两难的悖论。路易威登也一样,它缀满LOGO的样式已经保持了100年,成了一种品牌符号。所以,它们适合那些不断成长起来的富翁们,作为表达财富的符号恒久不变,而不像潮流来得快去得也快,是不够成熟的孩子们追逐的“玩意儿”。

有趣的是,一些时尚品牌也在努力向奢侈品牌靠拢,希望借此吸引更多财富人群――这个群体希望品牌看起来就是富有的象征,而并不一定是流行的。Zegna就是这样一个品牌:它曾经是时尚潮流的引领者,而现在则宁愿自己是个奢侈品品牌;它不再在设计中强调新的流行元素,而更愿意强调富可敌国的华贵;它放弃了时尚路线,却依然在一些市场上所向披靡,例如中国市场――在现阶段的中国市场,人们更愿意购买或热衷的品牌是奢侈品,那种心理满足是时尚品无法带来的。

奢侈品的魅力,在于只供给那些能够花得起大价钱的金字塔顶端的消费者。相对来说,更多的消费者愿意购买时尚品,原因很简单:一是物欲冲动使人们愿意用消费品来表达个性和社会身份;二是时尚品更注重设计的创新性而并非绝对的质量控制,因此相对低价可以承担。这样,时尚品自然拥有了更广阔的消费市场。

再往下,还有潮流品牌,它们是时尚品的简单创意新版,以更低成本的流水化工业制造,适应更多的中产阶级消费者,包括一些大品牌推出的下级品牌线,如Armani Exchange(A/X),以及一些独立的潮流品牌,如Gap、、Banana Republic、Tommy Bahama和Abercrombie&Fitch等。

所以,服装厂商首先需要确定品牌定位的细分市场,为此他们需要了解市场的分层,以及各个区域市场的特点、趋势。今天,很多西方的奢侈品、时尚品和潮流品品牌都进入了中国市场,特别是几个主要城市的市场,这给中国自有服装品牌带来了很大的竞争压力。可以说,大部分中国品牌的市场份额在流失,他们没有培养起品牌市场,只能靠价格和小打小闹的作为来参与竞争。更值得忧虑的是,如果西方潮流品牌依靠资本的力量在中国市场也采取降价策略,那么很显然,花同样的价钱,消费者肯定更愿意购买西方品牌,这样一来,本土品牌会更轻易地被逼入市场死角。

面对这样的情况,中国服装品牌最大的挑战是加强设计能力和品牌能力。近年来,中国企业表现出非常强的OEM质量控制能力,也有一些年轻的富有创意的设计者涌现,他们虽然是被西方时尚熏陶、培养起来的,但了解本土文化。所以,中国时尚企业最大的缺陷,实际上不在于缺乏设计人才和执行能力,而是在于对时尚品牌管理的理解和投资。

成功者做了些什么

就像我们常说的那样,一个品牌可以拥有广泛的知名度,却未必拥有同样的美誉度。皮尔・卡丹为了时尚亲民化做了不懈努力,也因此牺牲了尊崇感;Donna Karan代表了衣橱里最新的流行,不过职业女性却并不认为酷炫的风格与她们有多大关联;而Calvin Klein一直处于时尚的风口浪尖,于是年轻人总是对它趋之若鹜。

品牌策略有两个因素:整合力和影响力。整合力包括品牌调研、品牌定位、品牌个性、品牌故事、品牌建构、品牌领导力、品牌推广和品牌分销等;影响力则涵盖了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个性特色、行业相关性和卓越程度。比如品牌调研,时尚品和潮流品也有细分的市场,分析每个细分市场都要从社会文化和心理特征两个角度去理解。时尚调查的目的,在于确定正确的细分市场、目标群体,了解这一群体的社会特征、心理趋势、个性识别标志,以及他们的态度和情感表征。

然而,目前中国服装企业的管理者们对于品牌策略的关注和投资还远远不够,他们更多是关注财务数据、执行状况,但实际上,消费者可以感受到的只有品牌形象。对消费者来说,企业经营的财务状况和物流执行等都是隐身幕后不可感知的。

那么,让我们看看那些成功的品

牌,是怎样创造了一个个色彩斑斓的品牌天地:

品牌定位

Renso Rosso在1985年创立了Diesel这个品牌,他第一个发现了城市主流人群中的反主流倾向:那些在富有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对原有成功标准的质疑,内心的压力、迷茫和垮掉的心态。于是,他做出了松松垮垮、脏兮兮的牛仔裤,像是洗涤打磨前的样子,有时还要加上些另类的破洞。他模仿年轻人颓废的样子,而这种风格的追随者们也十分乐意为他的“反主流精英”形象买单。

我们很少看到中国的服装品牌有这么精准的定位,针对如此细分的一个市场。实际上,定位越是精准,对这个市场中消费者的社会文化背景和心态就越能够深入了解,对他们的个性特点也就越能精确把握,而消费者常常也愿意为给他“量身定做”的品牌支付高昂的价格。

品牌个性

独一无二的设计和传播沟通,可以帮助建立一个清晰的品牌个性形象。Dolce&Gabbana是一个意大利的奢侈品品牌,深受好莱坞明星的喜爱,所以它也在品牌传播中与好莱坞一线明星结成同盟,麦当娜就一直是它的推崇者。

设计师的情爱故事一直为这个品牌带来不停的话题,这个品牌个性中的独特点就在于:杰出的材质和质量控制、时尚趋势的引领,以及品牌本身的争议性。它创意独特的设计和品牌基因,将华贵、性感和复古的宫廷暴力融合于一身,自己也一直生活在传播形象的争议之中,把模特的形象与尖刀放在一起,是它的广告中并不鲜见的元素,而保守主义者对它的攻击一直没有停止过。争议形成了话题,也促成了独特的品牌个性。

品牌故事

将品牌本身与消费者挂钩最好的方法就是品牌故事,品牌如何白手起家、谁创造了这样一个品牌,都是品牌故事可以描述的。

乔治・阿玛尼先生在1974年创立了与自己同名的品牌,他建立了一个全新的奢侈品时装的标准:保守而有节制,精确剪裁设计,讲究细节美。通过与明星理查・吉尔的包装合作,他将这个品牌的华贵身份推广到时尚前沿,自己也成为全球最富有的意大利设计师,在2001年他的个人资产就已超过17亿美元。他的品牌线从最顶端的乔治・阿玛尼,创Armani Collezione、Armani Exchange(A/X)、Armani Jean和其他一些副线品牌。他是第一位开辟在线女装定制秀的设计师,他各种引领风尚的作为成为这个品牌与消费者沟通的故事,从始至终书写得翻云覆雨。

品牌建构

一个时尚品牌在市场中能够延伸多远?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品牌商们。拉夫・劳伦是经典时尚品和饰品的代表,它们的产品线从男装、女装到Chaps、Double RL,甚至包括Ralph Lauren家居品和绘画品。从它的例子可以看出,品牌延伸成功的关键在于不懈地坚持统一的目标市场,整合设计和分销各方面的力量,在这个目标市场中精耕细作,锻造成熟的品牌构建系统。

相对的例子是皮尔・卡丹,在品牌延伸中它的各级分销商拥有太多自,在设计和分销模式上各自为政,导致品牌丧失了设计理念的统一性,市场上的窜货、迫于竞争压力的压价,也导致了品牌尊崇地位的丧失。

品牌领导力

时尚品牌的领导者可能会饱受争议,因为他们一直都在颠覆保守。CalvinKlein就是这样一个大胆的领军者,它最早在广告中引入模特形象,将内衣也从幕后搬到了秀场前台,它把牛仔产品极简化表达身体本身的美,不愿将身体的美遮遮掩掩。它的广告一直饱受争议,但却一直坚持抵御着各方激烈的批评和商业压力。

卡文・克莱先生的极简主义风格一以贯之,他简化所有的繁琐设计,推崇休闲自然的风格。他一直坚持:是美好的身体在挑剔服装,而不是服装挑剔身体。

卡文・克莱的品牌故事,可以给中国的同行们很多启示。时尚不只是简单的美学元素组合,时尚的意义是创造性的设计夸张,或者背离原有形态和个性的脱胎换骨,它涵盖了过去或者现有元素的延伸突破、新材料的运用、原有潮流的回顾或者是螺旋式上升。时尚的变化甚至比文化本身更快,它总是会引来争议,因此常常成为新风格和新魔力的代名词。时尚是一种公众艺术,帮助每个文化群体检验创新的美丽风向标,张扬新的欲望和热切的期待。

中国的服装厂商和设计者们曾经忙碌于OEM的制造流程,或者复制市场已有的产品和标准,所以这个产业缺乏一种变化的态度和追求变革的义化风格,创新、变化和争议都缺乏生存的土壤。而真正的时尚,就像卡文・克莱告诉我们的一样,往往饱受争议却一路披荆斩棘。我们需要从思维固化中跳脱出来,这是消费者购买的理由,他们想要一种新的个性表达。在中国的设计者和品牌制造商们还没有学会制造争议之前,中同很难出现真正的时尚品牌,无论是在内陆市场还是在国际市场。

品牌推广

品牌必须在目标消费者的生活中、工作中、购物过程中或者媒体观赏中,与消费者建立联系。时尚品牌需要时尚秀和明星云集的公关活动,需要出现在各大时尚传媒的版面上,还有各种消费指南媒体和电视、网络等传播渠道,不过其中最重要的还是时尚杂志,因为这是大部分消费者的购物指南。

在社会责任感对于品牌形象日益重要的今天,时尚品牌的领导者们也应该更加关注社会发展趋势和责任的内容,争议太过激烈有时会适得其反。我们需要站在时尚话题的风口浪尖,但是不需要太多激烈的抨击和反抗情绪。

品牌分销

顶尖的品牌只针对那些富有、集中而且排他化的小群体,所以它们的分销渠道也是分层级的。首先,几乎所有的顶级品牌都在纽约、伦敦、巴黎、米兰、东京等时尚之都建立了旗舰店展示最华丽的形象。其次,它们在各个定位级别的连锁百货店里建立专柜吸引潮流人群,努力把专柜形象与品牌契合起来。不过现在激烈的竞争导致专柜空间越来越小,消费者很难在专柜满足所有的需要,享受应有的服务。

潮流品牌的分销则在第二层级的百货连锁和特卖场中展开。因为潮流品牌本身的区隔不像时尚品牌那么严格,所以它们的商业模式多是选取独市的门店销售,也有Outlet这样的特卖连锁机构,而且竞争越来越集中在分销过程中,即门店的服务质量、设计特色等,品牌自身特点反而并不那么突出。GAP、、Banana Republic和Abercrombie&Fitch这样的品牌,因为针对的都是大众市场,所以基本的设计定位和产品线重合的越来越多,个性化的品牌服务就成了销售终端打拼的重点。

一个成功的例子是H&M,它不仅建立了口碑不错的自有品牌,更建立了自有门店连锁渠道。20年来,H&M已经在27个国家建立了1300多家门店,经销自己设计独特的产品,有时也包销其他品牌的产品,所有的产品风格都集中在斯堪的纳维亚文化的氛围之下。最近它和麦当娜的合作,则把一个产品线的设计灵感交给了这位时尚先锋人物,因为其价格本身不高,特别吸引年轻潮流人群的喜爱,而质量和设计又别具一格,麦当娜设计的新品线经常出现脱销的局面。

哪里是突破点

个人品牌故事范文 第7篇

1768年在离利摩日数十公里的Saint-Yrieix La Perche,有个女子发现了一种可塑性极高的白粘土,并且决定拿来漂白家里有沾污的麻布。之后专家认定它就是高岭土,是制瓷的四种成分之一(其它为长石,石英和水)。在四个世纪之后,中国瓷器的秘密终于被发现了,瓷器极为坚固但却很细腻,并光亮澄澈。1774年是利摩日瓷器传说的开始,Manufacture Royale扮演重要的角色。这是柏图伟大事业的历史和地理背景。

1863年是一切的起源。当时,两个利摩日的企业家注意到瓷器餐具开始普及化,因此开立了工厂。用的燃料是煤炭,铁路的建造则有助于产品上市。在工作坊,有个名叫Leonard Bernardaud的学徒表现突出。20年后,他晋升成为业务经理,创始人让他成为合伙人。在1990年,Leonard买下了他们的股份,把公司命名为他的名字。他的事业由他的儿子Jacques和Michel继承,他们借着扩展公司的产品线和与许多的艺术家合作,度过了经济大萧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在1962年,Pierre Bernardaud开始接管公司。在他的领导之下,创造力让公司不断向前。他交付设计师Raymond Loewy一项任务,打造第一套现代的餐具。

Michel Bernardaud身为制瓷世家的第五代在1994年将公司接手。他持续让工厂更为现代化,同时确保罕见的技术,例如画金技术仍继续使用(用于特殊订单)。柏图是世上少数还由创始家庭经营的瓷器公司之一,他计划继续拓展这家公司,并延续祖先们的经营哲学:保留珍贵技术,鼓励尝试创新,持续传统而不断创造。

在1986年柏图买了Manufacture Royale,法国历史的一部分。柏图提供18和19世纪博物馆原作的复制作品,不但保留属于丰富文化传承的手艺和技术,也让人注意到法国陶瓷工匠所创造,而今日再也不存在的珍宝。

柏图保留并丰富传统手工与技术,因此保有法国文化遗产很重要的部份,且持续创造瓷器艺术,工艺技术以及制造方法。柏图是Comité Colbert的一员.这个协会由78个精品品牌所组成,宗旨为在法国和海外倡导他们共同的价值,并努力结合传统和现代,工艺和创造力,历史和创新。

从1863年起,柏图不断地设计以及生产日常生活的餐具,并创新餐具艺术。柏图不断地寻找以及发现瓷器的可能性,她以传统专业利基,并开拓新的领域。呼吁设计师寻找新的应用,以及请艺术家使用瓷器做为创造艺术品的媒介。柏图不仅不断地取悦鉴赏家,且致力于接触与瓷器不熟悉,或是仅能将瓷器想象成传统用途的人。柏图鼓励人们透过不同的装饰品以及艺术创作重新发现瓷器的面貌,并运用于每天的生活中。餐具是柏图的核心产品,柏图维护传统并赋予新意。柏图致力于发挥以及运用瓷器特性,与设计师合作并持续保有创造力以及源源不绝的灵感。

今日,瓷器艺术鉴赏家表达新趋势:他们比较喜欢单买并组合成自己的餐桌布置。正因如此,柏图邀请艺术家不断地重复检视餐具,并使他们更加符合现代潮流。

中国画家融合法国文化,藉由抽象的书法以水彩画法呈现于画纸,并表达虚无的概念,风以及呼吸。这些表意文字重新被复制到厚实简朴的三个大碗。

2013年是柏图陶瓷150周年庆,柏图陶瓷力邀艺术界富有创造力的艺术家、画家、电影导演、摄影师、影视制作人员和其它艺术家谈谈他们对瓷器工艺和材料的看法。

个人品牌故事范文 第8篇

1.品牌的定义与构成。品牌最基本的定义是指打算用来识别一个(或一群)卖主的质物和劳务的名称、术语、记号、象征或设计、或其组合,并打算用来区别一个(或一群)卖主和其竞争者。品牌包括品牌名称、品牌标志和商标。品牌在本质上代表着卖者对交付给买者的产品特征、利益和服务的一贯性的承诺,最佳品牌就是质量的保证。品牌的含义分为六个层次:属性、利益、价值、文化、个性、用户。因此品牌最持久的含义是其价值、文化和个性,包含视觉、情感、理念,它们构成品牌的实质。品牌是企业与消费者建立良好关系的工具,也是企业与竞争者争夺消费者的手段。因此,不要把品牌单纯地认为是品名或知名度。从企业角度看,它是一个企业经营活动的综合表现,有物质层面的,也有心理层面的。从消费者角度看,它是消费者消费产品和服务的依据和经验,体现身份和个性的方法和工具,也是满足更高需求的期望和要求。

2.品牌战略的定义与目的。品牌战略,顾名思义,是企业以品牌的营造、使用和维护为核心,在分析研究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基础上所制定的企业总体行动计划。从实际操作来看,品牌战略就是选择、包装、培育、宣传和保护某一品牌,使之逐步享有盛誉,并充分发挥名牌效应来促进品牌和企业本身发展壮大的过程。

品牌战略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创造极高的知名度、较高的信誉度、较大的市场份额和最大的经济效益。

个人品牌故事范文 第9篇

1.缺乏品牌管理意识。

品牌管理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企业长期的探索,在品牌管理过程中,必须要首先树立品牌管理意识。目前中小企业由于发展条件有限,市场竞争加剧等原因,使其将大部分精力都用于产品生产和销售方面,难以集中精力实施品牌管理,甚至很多中小企业目前还没有形成自身的品牌,其主要是依赖于其他企业的品牌进行产品销售和市场开发。同时,管理层对品牌管理不重视,认为品牌管理对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较小。品牌管理是一整套的体系,但是目前中小企业并没有对其给予充分的重视,使得中小企业的产品在市场上的知名度难以提升,因此其一直处于市场竞争的弱势地位。

2.品牌战略实施不到位。

随着企业之间竞争的不断加剧,其对品牌战略的实施要求不断提升,品牌战略作为中小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前,中小企业的品牌战略在制定和实施方面还存在诸多的不足之处。一方面,中小企业由于自身发展的局限性,其难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建立完善的品牌战略计划,因此在战略制定方面存在诸多的困难,因此难以形成品牌战略的合力。另一方面,在品牌战略的实施方面,中小企业目前还没有形成品牌战略发展和实施的具体部门,其各职能部门对品牌战略的实施很不到位,相关的监管制度不健全,使得中小企业的品牌战略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也难以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

3.缺乏完善的企业文化。

品牌在很大程度上是反映着企业文化,因此企业文化对其品牌的形成和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当前,各商业企业都十分重视对企业文化的建设,以期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增强其市场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但是,目前很多中小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企业文化,主要是因为中小企业缺乏长远的战略发展目光,其将主要的资源用于扩大生产和营利等方面,忽视企业文化这一重要软实力的作用。一方面,中小企业的生存期一般较短,而企业文化的建设和完成需要企业的长期探索和努力,因此大部分中小企业难以在其生命周期中建立完善的企业文化;另一方面,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重要的发展战略之一,但是在短期内其难以为企业带来收益,而需要大量的成本投入,这会加大中小企业的发展成本,因此其建设存在一定的困难。

4.缺乏品牌管理专业人才。

品牌管理不同于企业的生产管理、销售管理,其必须要建立在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之上才能顺利实施。目前,中小企业还缺乏品牌管理的专业人才,一方面是因为中小企业对品牌管理的重视不足,其不愿因花费成本引进和培养专业化的品牌管理人才,使其品牌管理的效力难以得到有效提升。另一方面,中小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比如缺乏完善的激励机制、绩效考核机制、人员选拔机制等使得中小企业难以留住和吸引专业化的品牌管理人才。同时,中小企业现有的品牌管理人才基本是从内部管理人员选出的,其专业知识和能力较差,也难以真正起到品牌管理的作用。

个人品牌故事范文 第10篇

怎样的企业成就怎样的品牌,而品牌建设的好坏也决定了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简而言之,品牌建设和企业经营管理两相互作用,相辅相成,互为因果。针对于品牌建设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笔者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推动产品的销售,增加企业的经营效益

成功的品牌建设之所以能推动产品的销量,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是因为一旦品牌的建设能够成功,产品在后期销售的过程中通过消费者发生连锁反应。众所周知,消费者的力量是巨大的,在相互传播中形成良性循环,进而促进销量的提升,另外,除了销量提升之外,在前期的制作过程中也会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等,例如降低流通成本,加速企业资金的周转等,在企业的品牌建设没有形成之前,其社会影响不够强烈,产品的制作成本积压在产品,资金无法快速回笼,相应的流通成本也就无法降低,但是,在企业的品牌建设达到一定程度时,其社会影响也就有一定的成效,相应的,产品的销量也就上去了,其资金回笼的速度相应加快。综上所述,企业品牌建设在推动产品的销量和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方面都有不可代替的作用。

(二)企业的终极较量不是暂时获得的利益的较量,而是品牌的较量

就现代社会而言,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包括软实力和硬实力(如人才、资金)的竞争。而软实力在一定的程度上就是指的品牌建设。企业可分为三种:其一,注重品牌建设的一流企业;其二,注重产品质量的二流企业;其三,只注重产品销量的三流企业。和三流企业获得暂时的利益相比较,一流企业在品牌建设时资金回笼显得不是那么快,但是,企业产品在长期沉淀中,其所含的企业文化必定会受到社会的认可,消费者的青睐。另外,除了企业的品牌,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企业在人才的配备以及资金方面也要有充分的保障。

(三)支持企业经营发展的灵魂是企业品牌,其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原始动力

品牌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它的光芒的发挥需要时间的证实,在企业的成长的过程中,其企业文化对于产品的渗透是长期积累的过程。其企业文化包括企业经营管理精神,企业工作人员团结,奋斗的精神,而这些精神,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便成为企业的无形资产。无论从国外的品牌实践看,还是国内的品牌实践看,一个具有品牌的企业,其企业文化就相应的丰富和深厚,一个具有品牌的企业,其后续的发展的势头也就旺盛。可以说企业经营发展的灵魂就是企业品牌,它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原始动力。

个人品牌故事范文 第11篇

真正基业长青的企业,最闪亮的都是企业品牌。成功的百年企业,其创始人都已经淡出人们的视线,但他们所打造的企业王国却一直屹立于商业之林中,强生、松下等企业,人们已经记不住它们的老板是谁,产品品牌有多少,但企业的名头却是异常闪亮,这就是企业品牌的最大魅力。

(1)从企业战略考虑,企业想生存,适应环境和竞争的变化,必须持续地创造出核心竞争优势。随着产品同质化越来越严重,寄希望于靠产品本身创造差异化的竞争优势已变得不现实。而企业品牌则不像价格或者产品那样易于模仿,每一个企业都有其独一无二的价值观、成长历史和风格以及个性迥异的领导者。打造一个高威望的企业品牌,依靠企业品牌形象和声誉树立持久的差异化竞争优势,成为一个企业生存和取得进一步发展的战略选择。

(2)一个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不仅取决于长久的与客户关系保持,还取决于利益相关者的决策。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员工和商业伙伴,他们都是企业价值链的构成部分,维持与他们之间的良好关系,必须依靠整个企业各个环节的优良运作,才能塑造强大的企业品牌,才能吸引更多、更优秀的利益相关者为企业创造价值。

2.以企业品牌带动产品品牌省钱省力。

(1)在产品品牌战略中,树立、管理、维护和复兴一个产品品牌,都需要高昂的营销成本,而维持不断壮大的品牌组合更是如此。由于各个品牌需要保持自己的差异和个性,所以对每一个产品品牌的打造都需要单独的产品研发、广告和促销,而各个产品品牌之间却不能从根本上共享广告、促销等方面的营销资源。打造一个强大的企业品牌,当企业品牌的整体营销活动替代了个别产品的营销努力后,营销费用和广告费用的降低将带来明显的成本节约。

(2)企业品牌为产品品牌积累着价值,企业品牌的不断成长将会为更多的产品创造更多的机会,也会促进现有产品品牌的成长。产品品牌的作用只局限于某个产品,产品品牌多是辉煌一时,一旦产品被更新或淘汰,品牌价值便不复存在,强大的企业品牌可以使品牌在产品消失的情况下继续存在,使企业不至于受到致命的打击。

3.中国最有价值品牌评价体系力推企业品牌。为了推动我国企业尽快创建企业品牌,从1995年开始就在中国最有价值品牌评价方法中,力推企业品牌的形成。具体方法是:

(1)提倡企业品牌与主要产品品牌(或称主商标)名称一致;

(2)计算依据包括集团所有品牌指标,同时包括使用企业品牌的合作企业数据。

4.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东方文化传统注重层级分明,长幼有别。因此,东方企业采用企业品牌导向的居多。如果两个品质和感观都差不多的产品,一个是实力雄厚的大企业集团的产品,在品牌营销中也强调产品所属的企业背景;另一个产品虽出自大企业,但为了强调产品个性而淡化了产品出身,那么在多数东方消费者心目中就会产生单个的品牌与一家大企业相抗衡的品牌认知,从而影响购买决策。

5.市场及消费者成熟度的影响。市场发达程度越高,消费者越成熟,消费者获取信息的渠道越丰富、越迅捷。随着我国引入市场机制历史的增长,人们购买产品时不仅关心产品本身的质量信息,还需要了解产品在企业内部是如何制造的,企业是否真正关心消费者的需求等。使得品牌的竞争已不是单纯的产品层面的竞争,要讨好消费者,创造好的消费体验,就要求企业在各个方面、各个角度做到言行一致,遵守对客户的品牌承诺。打造企业品牌成为应对消费者越来越挑剔、越来越精明、越来越缺乏信任感的必然选择。

个人品牌故事范文 第12篇

曾经想把汇源出售给可口可乐的朱新礼先生说过一句很有哲理的话,那就是“把品牌当孩子养,但要当猪卖”,当近日传出丁家宜行将被科蒂收购消息后,让人不由得在本土日化品牌出售清单中又添了一头“猪”。

其实不唯丁家宜,在这个清单上早已列出不少本土品牌的名字:

――12月 全球最大的化妆品集团巴黎欧莱雅宣布,正式签订了收购中国护肤品牌小护士。所获包括“小护士”品牌、除了创始人李志达之外的所有管理团队、所有销售网点以及位于湖北省宜昌一生产基地等。

――201月欧莱雅集团宣布已经和此次丁家宜收购主角科蒂集团签定协议,收购其旗下的品牌羽西。

――拜尔斯道夫购入丝宝国际集团旗下丝宝日化85%的股份,以及舒蕾、风影、顺爽、美涛等品牌,涉及总值亿欧元(折合约35亿元港币)。

―― 强生(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宣布完成收购北京大宝化妆品有限公司,大宝成为强生的全资子公司。据称这项交易的总价值可能超过3亿美元。

面对以上清单自然有人扼腕叹息,但叹息却在不停的继续。更让有的朋友愤慨的是,这些品牌都不是因为经营不下去而被迫出售,都是在经营尚可,盈利不错情况下选择的主动套卖。面对这一现象有的人除了大发一声“逐利乃商人天性”,或者大骂一句“老板没有民族气节”外,却依然没有阻止大宝的出售、舒蕾的出售以及或许丁家宜品牌等更多“肥猪”的出售。

因此面对这些出售的“猪”我们不应该再停留在所谓的简单“敌我”分析,而应当深入到企业经营的内核去探讨其内在根源,

透过深入解析这些企业的“卖猪故事”后我们会发现,“品牌当猪卖”固然有经济上的理性,但更多的却是本土日化企业在经营上的遗憾与无奈。

卖猪理由一:既然猪肉行情不看好,不如赶紧快脱手;

原因:本土企业外在市场环境出现变化,对品牌未来前景发展看淡。

以大宝为例,多年以来产品缺乏更新,SOD蜜在公司销售中占比超过80%,销售一直没有突破10个亿,面对中国市场的消费整体升,大宝品牌对顾客的吸引力在下降,未来的市场空间受到众多国际品牌的挤压,在这种情况下,选择出售似乎极为必然。以羽西为例,高端化妆品行业的集团化阵营日显,百货店内品牌基本被雅诗兰黛、欧莱雅、LVMH、资生堂等四大公司所垄断,独立的高端品牌难以维系,选择出售能让羽西品牌在大集团的庇护下生存发展。以丝宝为例,随着宝洁公司洗护发产品的市场不断下沉,竞争压力越来越大,营销费用越来越高,品牌出售可以借助大企业共享资源,增加回报。因此在新的市场环境面前,面对国际品牌的凌厉攻势,众多本土的快速成长期行将过去,即将或已经迎来品牌发展的停滞期,品牌可能出现拐点,为了避免品牌大幅下滑后品牌价值的更大损失,选择品牌出售就极为正常了。

哲学二:既然猪本身长不大,不如趁现在卖个好价钱;

原因:本土企业发展存在内在瓶颈,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存疑。

以大宝为例,集体企业的公司性质与浓重的国有色彩,未来发展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这些制度性缺陷,使得企业控制人的经营团队自然选择品牌出售而获得即期利益。以小护士为例,品牌缺乏核心的竞争力,本土化的经营团队制约企业下一步发展,未来发展堪忧。以丁家宜为例,品牌增长多年后出现增长瓶颈,开始销售下滑,主要是在于企业的市场变化缺乏了解,品牌缺乏持续的竞争力, 产品缺乏新鲜度,自然销售开始滑坡。以上种种自然很容易让企业家产生怀疑,既然做不大,那就不如选择卖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