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纸艺术课题研究报告(通用4篇)

报告 0 13

剪纸艺术课题研究报告 第1篇

论文摘要: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资源的载体形态、传播方式、内容范围等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对图书馆剪报业在面对因特网时代的机遇与挑战作了分析,阐述了实现从传统剪报向电子剪报过渡的有效途径,简述图书馆剪报服务及其在信息营销中的作用,重点对图书馆信息营销中的剪报服务策略进行探讨。

在21世纪的今天,信息已是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构成要素,信息作为促进当代社会发展的战略资源,在世界各国受到了高度的重视。剪报服务业是以收集与传递信息为己任的新兴产业,对各企事业单位的决策、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及保持国际竞争优势等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网络环境的日渐成熟,报纸信息在数量上飞速增长,同时,由于互联网存在巨大的开放性,存贮和信息时有很大的自由度,刺激着大量冗余、粗制滥造乃至伪劣的信息在无管制的网络空间上迅速蔓延。正是基于此,剪报服务业在网络环境下的存在有其现实作用。

1网络环境下剪报服务的特点及存在问题

网上剪报特点

剪报信息载体的多样化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剪报信息由原来单纯的印刷型报纸文字资料的剪辑,演变成以文本型、数据型、图象型、音频型、图表型、视频型为代表的文本或电子剪报信息等,其载体形态也丰富多样,有联机通信型、网络版cd-rom磁盘、光礁等。

剪报产品的电子化

网络条件下,剪报服务业信息的采集主要为各种网上报纸、电台、电视节目等制成的电子数据信息,我们称之为“电子剪报”。它是集用户需求、网络信息采集、文献传递为一体的网络剪报服务模式,也是未来剪报业的发展趋势。

剪报信息产品的高质量化

现代剪报信息产品的辅助决策功能逐渐加强,经过二次文献加工、高技术含量的剪报信息,如:调研报告、市场预测可行性分析报告等,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

剪报服务业存在问题

剪报信息的不共享性

剪纸艺术课题研究报告 第2篇

掌握巨大财富的中国高端商精英

作为国际知名的市场调研机构,早在1979年益普索就开始进行BE(Business Elite)调查,以评估商业精英的规模以及商业类刊物对这个群体的覆盖率和影响力,是迄今为止,全球唯一的针对高端商务人群的调研。

而此次调查主要针对的对象是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这四个国内最具代表的城市中工作的商务精英,包括国内大型企业、跨国公司、银行保险、国际会计事务所、法律500强机构、豪华酒店或酒店管理集团、商学院、国际管理咨询公司以及大型IT公司的高层管理者和核心职能部门的负责人。其中,总裁级高管约占20%,其他高管约占30%,核心职能部门负责人占50%。符合条件的中国商业精英约为10万人,平均年龄38岁,平均年薪51万人民币,平均流动性资产(存款,股票或股份)338万人民币。

调查结果显示,这个群体每年掌握着约4000亿人民币的商务购买/租赁支出,人均近400万。其中,用于信息技术(硬件和软件)的支出约666亿,占,用于电讯和办公室设备约500亿,占,用于公司车辆和房产(公司货车、轿车、飞机、办公室以及厂房)860亿,占,用于金融和法律服务500亿,占,用于零部件、原材料、设备购买支出1250亿,占。

广告依然影响高端商务精英的决策

通常人们总认为广告对于高端商务人士不起什么作用,也一直潜意识地认为“高端商务人士不受广告的影响”。但事实上,通过这次BE的调查结果发现,这个论断显然是错误的。

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商业精英认同“我经常从广告中得到灵感要购买什么产品”的比例高达,美国商业精英认同“广告对于我要买什么产品有一定的影响作用”的比例达63%。由于商业精英工作的繁忙,很少有时间去逛街或发现商品,广告对于他们而言反而是更重要的,关键在于通过什么媒体触达他们。

在看到广告后所采取的行动中,分别有和的商业精英说看到报纸广告和杂志广告后会“购买某个产品”。

财经媒体最受重视

在本次调查中,涉及了大约80个中国商业精英接触较多的商业类媒体,其中包括39份报刊,10个电视频道及28个互联网站。调查内容包括了阅读率、到达率、影响力、媒体效果等(在各种媒体上看过广告后采取的行动,保留备份以供日后参考、访问网站、购买某个产品、购买某个产品、在讨论/陈述中引用)。此外,还有10种以上新型媒体的接触,涉及“视频”、“播客”、“博客”、“iTV”、“VOD”、“TIVO”等。

调查显示,91%的中国商业精英会阅读最新一期平面类商业媒体出版物,而美国商业精英在这方面的比例是88%。在阅读各类财经媒体的商业精英中,大约有30%-40%认为“对我的工作有帮助”,在所列举媒体中《中国企业家》杂志所获比例最高,为41%;大约20%-30%的认为“是一份我会特意抽时间阅读的报刊”,在这方面,《上海证券报》获最高比例,为40%;大约10%-20%认为“在此报刊刊登广告对产品/服务有帮助”,这里,《经济观察报》的该比例最高,达22%,其次是《财经》,为。

平均而言,在看到报纸上的新闻和信息后,有64%的商业精英会在“讨论/陈述中引用”,45%的会选用杂志上的新闻和信息;而在“使用一种想法,使商业决策/商业计划变得更有效率”时,报纸的比例为28%,杂志比例则为31%。

新媒体接触比例也非常高

在网络已成为当前人们生活重要组成部分时,它对高端商务精英的影响也是不无例外。这次调查也显示,在平均一个月内,的中国商业精英会“每天接受电子邮件的新闻或提醒”;的会“在线观看某个网站的视频节目”;的会“下载/观看某个网站的视频或剪辑”;的会“在线阅读博客(blog)”;的会“在线给某个博客留言或自己的博客”;的会“下载(观看)来自互联网的视频播客文件”;的会“下载(收听)来自互联网的音频播客文件”。

而美国商业精英上述行为的比例分别是,54%会“每天接受电子邮件的新闻/提醒”;51%会“在线观看某个网站的视频节目”;32%会“下载/观看某个网站的视频或剪辑”;32%会“在线阅读博客(blog)”;6%会“在线给某个博客留言或自己的博客”;18%会“下载(观看)来自互联网的视频播客文件”;17%会“下载(收听)来自互联网的音频播客文件”。

剪纸艺术课题研究报告 第3篇

一、关于知识教学的讲解应该如何把握

美术教学主要有透视,解剖和色彩知识、美术史人物的介绍。在这些知识的讲解必然会有多少、难易之分,更有重难点的讲解与分析。高中美术教师如何能即讲出重难点,又能把握住教学的时间长短,是每一位教师提前都要预知和实践的。

为此我在小组活动课堂讲解中便运用了课堂活动7步法的模式,不但能减少时间的浪费,同时也能激发和调动学生的热情,让每一节课学生都上的有意义,有趣味。在短时间内掌握一定美术知识和欣赏能力。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小组互动”的教学模式7步法基本活动程序如下:

1.目标设定:让学生明确本节课要达到的具体任务。

2.导入教学:以形象的情境设置 ,引发学生好奇心、探知欲 。

3.讲解新知识:通过师生互动,让学生亲自了解制作过程。

4.巩固知识:学生动手完成一幅作品,以巩固所学知识。

5.课堂总结:小组播报本节内容,教师总评。

6.知识拓展:课外知识拓展训练。

7.课后反思:教师汇总,建立学生电子档案。

如何在一节课中完成“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小组互动”的教学模式,下面我以人教版高中美术鉴赏教材《中国民间剪纸》这课为例:

1.目标设定:让学生明确本节课要达成的任务。在讲每节新课前,教师都会制作导学案把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知识要点告诉给学生,使学生能把握学习的主动权。由于我校课堂开展的是小组互活动制,由每组组长负责指导小组成员分别查找有关剪纸的资料提前了解所学内容,也会把相应的工具和材料准备齐全。

2.导入教学(学新顾旧):以形象设置情境 ,引发学生好奇心、探知欲 。在教学手段上,通过现代网络技术等手段形象设置情境、情感激发、创设出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情绪及潜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讲《中国民间剪纸》这课时,我就利用自己制作的关于中国民间剪纸的教学课件,使学生先从视觉上感受到了剪纸大餐。并要求学生通过以前所学过的知识从剪纸的画面内容和形式上来给剪纸分一下类别。学生会进行小组讨论并由小组推选出答案,虽然得出了不同答案,但教师在给予及时的点拨后,把答案通过图片形式告诉学生。学生在了解了全面的剪纸类别后,使学生产生了更强的求知欲,想要了解剪纸的更多信息和制作方法。

3.讲解新知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我们对某一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时,势必会引发深入探究的热情和欲望。接下来我拿出自己以十二生肖为主的剪纸作品,看到真正的剪纸作品,很多学生都有不同的看法。在这种情况下我会给各组学生提出几个简单图案内容,比如苹果、花朵、小刀、铅笔等。让学生们自己尝试单色剪纸的制作过程。制作过程是很重要的内容,但通过各小组互动后并能把制作步骤分开,由本组成员一一展示并讲解。

4.巩固知识:由教师准备剪纸内容,小组选择,纸张的颜色自己搭配,进行各小组剪纸比赛。时间长短由教师规定,并提前给予一定剪纸要点提示。由于是比赛,各小组同学都能积极参与其中,并尽力做好。并且在剪纸构图中有难易,在颜色上有不同,各小组的作品都不完全一样,但都同样精彩。当我把各组的作品粘贴在展示板上时,学生们的情绪是高涨的。本环节我们进行的是组内互比,小组互评,教师点评的原则。让每位学生都知道自己作品的优缺点,知道如何改进,完成一幅好的作品。修改过的剪纸作品课下由小组组长收齐交予教师。

5.课堂总结:这是每节课的亮点,每个小组成员都会轮流担任小组播报员,把当堂课的重点、难点给予回顾。教师最后要给予各小组总的评价,排出名次。以评价设置情境, 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师还要把与下节课有关的内容制作的导学案和工具材料的准备告知学生。

6.知识拓展:根据课堂内容的情况,每周都会给学生布置一个与本节课有关的知识拓展内容。每位学生都参与了课堂活动,并了解了剪纸的制作步骤,接下来就是知识拓展内容了。本节课我就布置的是:创作一幅以“鸡西的春天”为主题的剪纸。时间是两周后交作品,并写出作品介绍和自我评价。作品还将在学生作品展中展出,好的作品将参加校级和市级的画展。

7.课后反思:每节课后,我都会对本节课的上课效果做以深刻反思:一个是课堂整体效果如何?要给予自我评价记录;另外还要总结一下各小组课堂效果,并将学生剪纸作品拍成照片,制作学生电子相册,存入学生电子档案。

二、怎样才能使小组互动的教学开展的更好

没有好的思想引导,再好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也走不长远。“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小组互动”的教学模式的创设思路的培养离不开我校近几年关于美术教学改革和学校的大力支持。我校现在是一所省级特色化学校。在美术学科上更是非常重视的,自2007年至今在高中美术特色化教育中投入大量资金改造美术教学环境,现在已经建成一栋高品质的美术教学楼,并已投入使用。楼内有高中美术专业教室6间,陶艺教室、书法教室、剪纸教室、工艺教室等美术活动教室6间,还有一个300平米的美术创作大厅。在教室配备上已经具有省级一流水平。这些外在的硬件配备的同时,我校又在强化内部软件的发展。

我们十九中学的办学理念是“视学生为亲子,让学生每天都有点滴进步,成就每个学生的本色人生”。我们的每一节课都会成为学生的学习动力,让他们感兴趣,想学,愿学,并能在学习过程中克服种种困难,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取得学习的成功。因此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促使学生以积极的情绪态度和强烈的心理渴望去认识去参与,使之完全投入到学习中去,具有极其现实、重要的意义。

剪纸艺术课题研究报告 第4篇

寸头、赤脚,挽着袖子剪纸的乔晓光,朴实得让人暂时忘掉了他的“教授”身份,正如他所说的那样:艺术背后永远是一个生活里质朴真切的人。他说,是过去30年做剪纸田野调查的经历让他甩掉了身上的酸气,多了一些地气和硬气。这30年,中国剪纸经历了从土窑洞进入到艺术殿堂,从只在普通大众中广泛使用到被精英阶层所接纳,从民间的草根文化到当代艺术命题等一个一个艰难的转变。乔晓光,不仅是中国剪纸生命历程的见证者,更是参与其中孜孜不倦的推动者。

“剪花娘子”遇上“娜拉”

为《寻找娜拉》设计剪纸舞台美术,中国乡村的“剪花娘子”与“娜拉”成为一次东西方艺术的对话。

绚丽的舞台上,随着剧情的不断发展变化,一幅幅以龙、凤凰、生命树、十二生肖为图案的剪纸舞台背景同步呈现在观众眼前,引起阵阵惊叹。这是2006年11月,挪威易卜生剧院在中国首演现代舞戏剧《寻找娜拉》时的一幕。乔晓光为该剧创作了27幅剪纸作品,作为中国剪纸与西方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一次尝试,这些剪纸不仅惊艳了现场观众,还随着媒体的传播迷倒了全世界。

2006年,挪威作家易卜生逝世100周年,全世界都在“寻找娜拉”。

这一年,正是乔晓光为中国剪纸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最忙碌的一年。在经历了一千多个日日夜夜后,和“娜拉”相比,他更关注中国乡村里的“剪花娘子”和她们世代传承的民间剪纸的命运。“为《寻找娜拉》设计剪纸舞台美术,是把中国乡村的‘剪花娘子’现象与‘娜拉’的故事,作为女人的命运与当代问题共同思考的一次东西方艺术的对话,也是中国剪纸走向世界的一次机遇。”

在这之后,乔晓光应邀在芬兰的库赫莫市举办了《传唱・乔晓光〈卡莱瓦拉〉剪纸艺术展》。这是他把不同民族的文化遗产结合剪纸创作进行的又一次尝试。在他的作品中,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的观念和语言,以及多民族口传叙事方式与芬兰口传文化传统巧妙地结合为一体,表达出一个中国艺术家对芬兰史诗《卡莱瓦拉》的理解、感悟、想象与祝福。这两次成功的尝试肯定了乔晓光多年的设想,也吸引了更多国际使者邀请他用中国剪纸表现各国的文化。

2010年,乔晓光为美国著名的文学作品《白鲸》创作剪纸,在堪萨斯艺术博物馆举办展览。2011年,他又开启了美国芝加哥之行,用中国剪纸表现美国城市文化。2013年,乔晓光受瑞士邀请用中国剪纸表现阿彭策尔州的历史……

“真正促使我把中国剪纸与世界不同民族文化遗产结合的初衷不是源自艺术,而是中国民间剪纸申遗时一千多个日日夜夜的心灵遭遇,是生活与人性的真实在激励着我去推动中国剪纸走向世界,让世界通过剪纸来认识中国,认识剪纸背后中国乡村劳动妇女群体和她们创造的文化‘母亲河’。”乔晓光如是说。

沿着黄河走

我们习惯从汉字中了解中国,从古史典籍、宫殿遗址、文物珍宝、圣贤精英去认识中国。但很少从一个农民、一个村庄、一首口传的诗歌、一件民间艺术品去认识中国。

乔晓光与剪纸的缘分开始于1984年。当时,中国美术界正流行“85美术新潮”,人人往西方跑,去巴黎,去伦敦,试图从西方现代艺术中寻找新的血液。但乔晓光却把目光投在了脚下的这片土地上,因为他深知,这片朴素的大地蕴藏着绚烂的艺术瑰宝。

“推开那扇吱嘎作响的破旧木门时,我被满窑的彩色剪纸震住了。窑里满墙的剪纸人、生命树、鹿头花、大牡丹、五毒动物、太阳妹妹、月亮哥哥,艳丽的牡丹花枝上长出了大灯泡,灯泡里又生出了花儿的心。67岁的库淑兰盘腿坐在花丛中,一边剪一边唱自编的剪纸歌谣:‘剪花娘子把言传,爬沟溜渠在外边……’看到那一幕,我的眼睛湿润了。我不知流泪是为这纯朴感人的剪花娘子和她满墙的神奇创造,还是为我心灵突然敞开生命之门的兴奋。”

这是1987年乔晓光加入“黄河流域民间艺术考察队”后,专程赴陕西旬邑看望剪花娘子库淑兰时看到的让他震惊的一幕。

从此,在乔晓光的脑海里,对这个窑洞的记忆再也丢不掉了。后来,中央美术学院的杨先让教授从陕西民间美术展上买回一个模拟的库淑兰的窑洞,即使站在这个用纸板搭建的模型前,乔晓光也激动不已,动情时常常语无伦次:“这个太小,库淑兰的是土窑,很大,简直就是一个绚烂的神话世界。”每次讲到这里,乔晓光都会不自觉地停顿下来,然后说道:“真是太辉煌了!库淑兰生活在《诗经》流传的地方,她每幅剪纸配唱的歌谣都是活着的诗经。口传文化与纹饰图形互补共生,这才是中国艺术的本源之道。”

在黄河两岸繁星般的村庄里,会有多少像库淑兰这样的剪花娘子,在自己的窑洞里默默无闻地剪着自己的光阴,化做满墙的花花绿绿。虽然对她们来说,艺术永远是一个陌生的字眼,但实际上,在她们质朴辛劳的一生里,充满了令人感动的艺术创造。

于是在接下来的十多年里,乔晓光年年沿着黄河走。在剪花娘子们的田间炕头,他沉迷于灿烂的剪纸艺术,也读懂了千百年来中国乡村妇女生活的艰辛。“剪花娘子们用剪纸慰藉着家人,同时也慰藉着自己,剪纸是她们与心灵对话的一种方式。她们的灵魂从未向严酷的现实低头,勇敢而坚毅地承受着人生的苦难。苦难隐蔽得越深,剪纸艺术创造的吉祥与美好就越鲜明。”

乔晓光把自己对黄河流域民间艺术的考察成果写成了一本书,叫《沿着河走》。在序言里,乔晓光这样写道:我们已习惯了从汉字中了解中国,从古史典籍、宫殿遗址、文物珍宝、圣贤精英、帝王将相去认识中国。但我们很少从一个农民、一个村庄、一个地域的习俗生活、一首口传的诗歌、一件民间艺术品去认识中国。

沿着黄河走,乔晓光一路探寻和发现,最终找到了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生存与繁荣的源头。

赶在它们消失前

许多乡村里的剪花娘子,在申遗过程中相继去世。她们悄悄地来,默默地去,这个时代的民间文化如时光一样天天在消失。

在进行田野调查的日子里,乡村文化传承人那富有魅力的艺术和人生磨难以及乡村非物质文化贫困边缘的处境,深深感动了乔晓光。2001年,他肩负起为中国剪纸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重任。

当时,国内的非遗事业刚刚起步,人员配备和经费支持都没有落实。乔晓光通过多方努力,终于获得美国福特基金会提供的5万美元。但相比完成项目申请所需的经费预算,这只是杯水车薪。为了节约经费,乔晓光身体力行,带着几位学生冲在田野调查的第一线。出差乘坐最便宜的火车硬座,一坐就是十几个小时;请不起拍摄纪录片的专业团队,就找朋友帮忙;开会时的预算精确到每一瓶水、每一个纸杯……就这样,乔晓光带着他的团队白天扛着摄像机到处跑,晚上回到住处还要赶写第二天采访的脚本和申遗所需的文字资料,通宵熬夜如同家常便饭。

但乔晓光说,他不怕苦,怕的是自己的步伐走得太慢,赶不上匆匆而过的时间。在2004年民间剪纸申遗工作的最后阶段,乔晓光在普查中确立的3位民间剪纸天才传承人代表相继去世:6月内蒙古和林格尔的张花女老人去世,7月贵州台江苗族社区的王安丽老人去世,12月21日冬至夜,又听到剪花娘子库淑兰老人去世的消息……“许多乡村里的剪花娘子,在申遗过程中相继去世,有些在拍摄完几天后就去世了。她们悄悄地来,默默地去,这个时代的民间文化如时光一样天天在消失。”乔晓光不由得发出这样的感慨。

在组织中国剪纸申遗过程中,乔晓光发现,申遗孤掌难鸣,要制造足够大的声势,聚集多方力量,才有可能成功。于是,他产生了一个让旁人无法理解的念头:把非遗工作经验扩散出去,无偿为兄弟院校提供指导和帮助。有人发出质疑,这不是为自己培养竞争对手吗?乔晓光反驳,申遗是倾全民族之力,是大家都应尽的责任,哪来竞争?2003年,乔晓光联合北京多所大学创立了中国第一个“青年文化遗产日”,倡导年轻人缅怀祖先创造的文化遗产,走向社会为民族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做公益性的工作,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的反响。随后,他又组织了中国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师资培训,发动更多国内高校加入保护和推广非遗的阵营中来。通过无私分享,国内的申遗工作很快就像星星之火一样被点燃。2009年,剪纸成功申遗,乔晓光却主动站到了幕后。

回想起当初经历的种种困难,乔晓光并没有在言语中流露出那些体现崇高的词汇,“没想过退路,也没想过什么使命感,只是一心想把眼前的事情做好,就是这样。”

停不下的脚步

当初我们为剪纸申遗时,许多人觉着剪纸太普通了,能有多少东西?十几年后的今天,我们可以告诉世界,中国剪纸遍布中华大地,她的文化传统是如此丰厚多样、绚丽灿烂。

很多人都认为乔晓光该歇歇了,然而他又马不停蹄地开始了新的征程――挖掘和整理中国少数民族村社剪纸传统。

早在2003年组织中国剪纸申遗工作时,乔晓光就发现,即使是在贵州黔东南苗族剪纸最集中的地区,少数民族剪纸也处于濒危的境地,艺人大多年岁已高,技艺却后继无人。

由于当时申遗时间紧迫,对少数民族民间剪纸的调查和抢救工作并未展开。赶在老一辈民间剪纸艺人去世前抢救发掘少数民族剪纸艺术传统,成了此时乔晓光内心最急迫的事。于是,他再次集合十多位志愿者,风尘仆仆地出发了。

从2009年开始,乔晓光带领他的团队深入云贵川、东北以及新疆等少数民族聚居区,通过田野调查等方式,发掘少数民族生活中的活态文化。自然灾害、交通不便、社会突发事件都给项目带来了极大的影响,但都被项目组一一克服。这一次,他们虽然获得国家课题研究基金12万元,但比起整个调查所需的预算,他们依然很穷。他们仍然选择坐硬座、住草棚、吃农家……5年来,项目所涉及的30个少数民族,乔晓光已调查完成25个,并梳理出18个少数民族的剪纸专著及研究报告。一个比较整体的中国少数民族剪纸的文化面貌终于清晰地呈现出来,让人们看到了具有文化多样意义的少数民族剪纸在最基层村社生活传统中的真实存在,发掘出了村社里存活的剪纸纹样谱系以及和这个谱系相关的活态文化内涵。同时,项目组依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国家非遗申报与保护的原则,选出了不同村社中有影响力的代表性传承人,对他们进行了口述调查与研究,为村社的文化传承与文化保护工作建立了基础的文化信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