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名言故事50字左右(精选26篇)

故事 0 31

名人名言故事50字左右 第1篇

王二小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位英雄少年。出生于1929年的他,成长于河北省涞源县上庄村。当时,他的家乡是八路军抗日根据地,常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扫荡”。虽然他还只是个儿童团员,但他经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为了保护家乡和乡亲,他总是不惜冒险。

王二小虽然只有短暂的十三年生命,却在抗日战争中展现了英勇和坚强。他的事迹告诉我们,即使年龄再小,也可以有大义和勇气,为了祖国和人民,义无反顾地冲向危险。王二小是一位可敬的英雄,他的事迹将永远铭刻在中国历史的篇章中。

名人名言故事50字左右 第2篇

王羲之(303年—361年,一作321年—379年),字逸少,汉族,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祖籍琅琊(今属山东临沂),后迁无锡,晚年隐居剡县金庭。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

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在书法史上,他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

名人名言故事50字左右 第3篇

20世纪初,徐悲鸿在欧洲留学时,曾碰到一个洋人的寻衅。那个洋人说:“中国人愚昧无知,生就当亡国奴的材料,即使送到天堂深造,也成不了才!”徐悲鸿义愤填膺地回答:“那好,我代表我的祖国,你代表你的国家,等学习结业时,看到底谁是人才,谁是蠢材!”

一年之后,徐悲鸿的油画就受到法国艺术家的好评,此后数次竞赛,他都得了第一,他的个人画展,轰动了整个巴黎美术界。这样令人惊叹的成就,是那个洋人远远不能及的。

名人名言故事50字左右 第4篇

1988年3月13日一位14岁的优秀少年在熊熊燃烧的烈火中牺牲了,他的名字就叫赖宁。那天午时3点左右,因八级大风,把县城附近一家工厂的电线杆吹倒,造成电线短路,引起了大火。风助火威,火越来越大、烧得越来越远。此时,森林、电视卫星接收站和附近的油库都面临着巨大的危险。赖宁看见后立刻赶到火灾现场。

他找到了一棵松枝奋不顾身地冲向前奋力扑火。虽然,消防队员曾劝阻大家别往火中硬闯,但赖宁不忍心看到国家财产遭到严重损失就去扑火。最终大火最终扑灭了,但赖宁却牺牲了。

名人名言故事50字左右 第5篇

司马光五六岁时,想吃青核桃却不会剥,司马光的姐姐想帮他把皮剥掉,却也没能成功,姐姐有些气馁,就先离开了。此时恰巧路过一位婢女,她用热水将核桃烫了一下,轻轻一剥皮就下来了。姐姐回来,问是谁剥掉了核桃皮,司马光回答说:“是我自己剥掉的”。此言刚好被司马光父亲听到,他立即严厉训斥道:“小孩子怎能说谎骗人呢?”此事让司马光刻骨铭心。

相传,年长之后,他还把这件事写到纸上,时时告诫自己不能说谎。正所谓“爱子,教之以义方”,司马光终生践行“诚信”二字,正是因为在小时候,父亲便将诚信这颗种子深埋在他的心中。

名人名言故事50字左右 第6篇

马立训(1920年—1945年),山东淄川(今淄博市淄川区)人。家境贫寒,从小失去父母,12岁就到煤窑当小苦工。1940年4月参加八路军并被编入山东纵队第4支队第12连。1944年5月加入中国_,同年7月,被评为“特等战斗英雄”、“爆破大王”等光荣称号。

1945年8月,在山东滕县阎村战斗中英勇牺牲,年仅25岁。同年9月,八路军鲁南军区命名马立训生前所在排为“马立训排”,滕县阎村为“立训村”,并在部队开展了“马立训式的爆破运动”。

2009年9月,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名人名言故事50字左右 第7篇

在商鞅“立木为信”的地方,在早它400年以前,却曾发生过一场令人啼笑皆非的“烽火戏诸侯”的闹剧。周幽王有个宠妃叫褒姒,为博取她的一笑,周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台上点起烽火——烽火是边关报警的信号,只有在外敌入侵需召诸侯来救援的时候才能点燃。结果诸侯们见到烽火,率领兵将们匆匆赶到,弄明白这是君王为博妻一笑的花招后又愤然离去。褒姒看到平日威仪赫赫的诸侯们手足无措的样子,终于开心一笑。五年后,酉夷太戎大举攻周,幽王烽火再燃而诸侯未到——谁也不愿再上第二次当了。结果幽王被逼自刎而褒姒也被俘虏。一个“立木取信”,一诺千金;一个帝王无信,戏玩“狼来了”的游戏。结果前者变法成功,国强势壮;后者自取其辱,身死国亡。可见,“信”对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名人名言故事50字左右 第8篇

1978年,边防战士杨朝芬和他所在的连队向越南侵略军发起自卫还击时,遭到了躲在暗堡里的敌人机枪的疯狂扫扫射,连队前进的道路封锁了。

在这紧急关头,杨朝芬手拿爆破筒,闪电般地扑向暗堡,猛力将爆破筒筒塞进射孔,当他正要点燃导火索时,敌人把爆破筒推了出来。杨朝芬毫不犹豫地点燃导火索,第二次把爆破筒塞进暗堡,敌人又把它推了出来。爆破筒“嗤嗤” 地冒着白烟,眼看就要爆炸。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杨朝芬往山坡下一滚,“轰隆” 一声巨响,暗堡里的敌人连同暗堡一起飞上了天。

杨朝芬为连队扫除了前进的障碍,人们称他是“活着的黃继光”。

名人名言故事50字左右 第9篇

当时的汉王朝边境不稳,时常遭受匈奴的侵扰。匈奴几乎把以农耕为生的汉王朝当成了自己予取予求的库房。

面对匈奴的侵犯,年仅18岁的霍去病主动请缨。率八千精骑,直冲敌营,杀得匈奴人仰马翻。后又两次率兵北征,对匈奴进行大围剿。他的惊奇出世让匈奴人闻风丧胆。汉武帝为他建造的`豪华府第直到完工他都未去看一眼,并说出“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豪言壮志。他在抗击匈奴、保家卫国的战场上度过了戎马一生。

名人名言故事50字左右 第10篇

_,字守常,河北乐亭人,生于1889年10月29日。1907年考入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1913年毕业后东渡日本,入东京早稻田大学政治本科学习。战乱动荡的年代,艰辛备尝的生活,使_从小养成了忧国忧民的情怀和沉稳坚强的性格。

1915年,_主义提出“二十一条”,_积极参加留日学生的抗议斗争。他起草的通电《警告全国父老书》传遍全国,他也因此成为著名爱国志士。“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名人名言故事50字左右 第11篇

邓世昌,一个沉睡了千年的`大地骤然苏醒的名字,他用自己的鲜血,谱写着一曲壮丽而伟大的生命之歌!

1894年的9月,那是一个令多数人难以忘怀的日子。日本的战船驶入了中国的境内进行挑衅,北洋海军迅速出击,同日本的战舰交战。邓世昌指挥的“致远”号战舰燃起了熊熊大火,在这千钧一发之际,邓世昌依然选择了与敌人同归于尽,命丧黄泉。邓世昌壮烈的牺牲了,无怨无悔的走了,他沉没于波涛中,将自己宝贵的生命无私的献给了祖国!

邓世昌,一位令我崇敬的爱国人物,虽然,黄海海战夺走了他的生命,却使他的名字与精神永远的沉淀在人们心中。

名人名言故事50字左右 第12篇

范仲淹,北宋人。两岁的时候,父亲就病逝了,母亲贫困无依只好抱着襁褓中的仲淹,改嫁一户姓朱的人家,范仲淹在朱家长大成人。

范仲淹从小读书就非常刻苦,朱家是个富户,但他为了励志,常去附近附近山上的寺庙里寄宿读书,那是他的生活极其艰苦,每天只煮一锅稠粥,凉了化成四块,早晚各取两块,拌几根咸菜,吃完继续读书。有时候夜里读书感到疲倦,就用凉水洗脸驱散睡意。他刻苦读书的精神给僧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范仲淹为官后针砭时弊,慷慨激昂,常不顾自身安危。他刻苦自勉,食不重肉,妻子儿女吃穿仅够自足而已。经常自诵:“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名人名言故事50字左右 第13篇

1809年2月12日,亚伯拉罕·林肯出生在一个农民的家庭。小时候,家里很穷,他没机会上学,每天跟着父亲在西部荒原上开垦、劳动。

长大后,林肯离开家乡独自一人外出谋生。他什么活儿都干,打过短工,当过水手、店员、乡村邮递员、土地测量员,还干过伐木、劈木头的重力气活儿。不管干什么,他都非常认真负责,诚实而且守信用。

他十几岁时当过村了里杂货店的.店员。有一次,一个顾客多付了几分钱,他为了退这几分钱跑了十几里路。还有一次,他发现少给了顾客二两茶叶,就跑了几里路把茶叶送到那人家中。他诚实、好学、谦虚,每到一处,都受到周围人的喜爱。

名人名言故事50字左右 第14篇

丹麦闻名童话作家安徒生跟德国的奥古斯登堡本来是要好的老朋友。

1848年普鲁士进进入国境内丹麦的国境,这类侵略行为导致安徒生的泼天愤慨。四年后,他到德国去旅行。许多德国朋友涌到车站去迎迓他。一名朋友说:“奥古斯登堡公爵夫妇在家里等您,但愿您去以及她们会见。”“我不肯去见她们,奥古斯登堡参加了四年前普鲁士侵丹麦的战役,我怎么能去看这家人呢?”安徒生愤慨地说着。从此,两位老朋友决绝了。

名人名言故事50字左右 第15篇

李商隐年少有为,并且关心国家大事,目睹唐朝国运衰微,忧心如焚,在事业上更有远大抱负。13岁那年,他看到朝纲不振,君臣昏庸,就写了一首《富平少侯》诗。

诗中写一个富平少侯张放,13岁就承袭侯爵之位,身居尊位,骄奢豪侈,醉生梦死,不忧国事。实际上并无其人,只可是是李商隐杜撰假托的人物。

很明显,写作的目的是讥讽那些不谋国事的权贵的。13岁就有如此手笔,真是难能可贵!

名人名言故事50字左右 第16篇

西汉时著名的经学家匡衡,幼年时期,家里贫穷,买不起蜡烛,他常常读书读到黄昏日暮,才遗憾地收起书本。有一天晚上,他突然感到什么地方有微弱的光亮射来。睁眼搜寻,他发现原来是自家墙破,邻家烛光由墙的缝隙中透出。于是他找来凿子,把墙上的缝隙凿大,果然有了一束亮光。

他拿来就着光束去看,直读到邻家熄灯之后。由于勤学苦读,匡衡的学问长进很快,后来受到汉元帝赏识,被封为安乐侯,最后当上了宰相。

名人名言故事50字左右 第17篇

古代,有个叫孟信的人,一次被罢免了官职以后,家里很穷,甚至连吃的东西都没有了。一天,家里人趁孟信外出把家里仅有的一头病牛卖了,来换粮食。

孟信回家后发现病牛被卖了,就把家里人打了一顿,还去把病牛要了回来,他对买主说这是病牛,没什么用处了,这样的病牛不能卖给你。

孟信不卖病牛的事很快传开了,连皇帝都听说了。皇帝认为孟信是个诚实守信的人,立刻派人召他进京,封他做了官。孟信直到年老才荣归故里。

名人名言故事50字左右 第18篇

王昭君天生丽质,特别聪慧,琴棋书画,无所不精。公元三十六年,汉元帝昭示天下,遍选秀女,昭君为南郡首选,抵达京城却无缘面君。公元前三十三年,北方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主动来汉朝请求和亲,以结永久之好,昭君挺身而出,慷慨应诏。

昭君出塞后,汉匈两族团结和睦,国泰民安,昭君慢慢地把中原文化传给匈奴,使匈奴和汉和睦六十多年。“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忘干戈之役”,历史记载了那一段时期欣欣向荣的和平景象。昭君死后,葬在大青山,匈奴人民为她修墓并奉为神仙。她的故事成为我国历史上流传不衰的民族团结的.佳话。

名人名言故事50字左右 第19篇

黄继光(1931年1月8日~1952年10月20日),原名黄积广,四川省中江县人,_第15军45师135团2营通讯员。

1951年3月参加_。1952年10月19日晚,黄继光所在的第2营奉命向上甘岭右翼高地反击。在离天亮只有40多分钟时,黄继光用胸膛堵住疯狂扫射的敌人地堡机枪眼英勇牺牲。

_给他追记特等功,追授“特级英雄”称号;所在部队追认他为中国_党员;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追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和一级国旗勋章

名人名言故事50字左右 第20篇

屈原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楚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横则秦帝,纵则楚王”。屈原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他被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国。

名人名言故事50字左右 第21篇

柳公权(778年-865年),字诚悬,京兆华原(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人。唐朝中期官员、书法家、诗人,丹州刺史柳子温之子,兵部尚书柳公绰之弟。

柳公权出身河东柳氏,为唐宪宗元和三年(808年)状元。初任校书郎,进入夏州李听幕府。柳公权于穆宗、敬宗、文宗三朝官居侍书,长在朝中。先后历仕七朝,累官太子少师,封河东郡公,世称“柳少师”。晚年以太子太保致仕。咸通六年(865年),柳公权去世,享年八十八,获赠太子太师。

名人名言故事50字左右 第22篇

赵一曼(1905年10月25日-1936年8月2日),女,汉族,原名李坤泰,又名李一超,人称李姐。四川省宜宾县白花镇人(今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白花镇)。

中国_党员,抗日民族英雄,曾就读于莫斯科中山大学。赵一曼1935年担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二团政委,在与日寇的斗争中于1935年11月被捕,1936年8月就义。赵一曼留有诗篇《滨江述怀》,其故里宜宾有“赵一曼纪念馆”,相关电影有《赵一曼》《我的母亲赵一曼》等。2009年9月10日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名人名言故事50字左右 第23篇

文天祥,(1236~1283)字宋瑞,一字履善,号文山,南宋庐陵(今吉安)人。

南宋末年,朝廷偏安江南,国势弱小,北方蒙古族于1271年结束内部争夺皇位的自相残杀局面,建立元朝,接着把侵略矛头直指南宋。1273年,丞相伯颜统20万大军攻下襄、樊,以此为突破口,顺江而下,两年不到,便后临南宋首都临安的近郊。蒙古兵所过之处,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农田荒废,百业凋敝,这就是一场空前残暴的野蛮的侵略战争,南宋面临着亡国灭种的严重威胁,文天祥就是在这种形势下出现的抗击侵略的伟大民族英雄。

名人名言故事50字左右 第24篇

战国时候魏国第一个国君叫魏文侯,有一次,他和管理山林的人约好第二天下午一定去山林打猎练兵。到了次日,下朝后举行了宴会,魏文侯准备宴会一结束就去打猎练兵,可谁知宴会结束后,天忽然下起了瓢泼大雨,雨不见停反而越下越大了。

魏文侯看看天色说:“打猎练兵是不成了,可是也得告诉那位管理山林的人。”众臣中有一个自告奋勇的人说:“那好,我马上去。”魏文侯把手一摆,说:“慢,要告诉也得我自己去,昨天是我亲自跟人家约定的,如今失约,我要亲自向人家道歉才行。”

名人名言故事50字左右 第25篇

金帝完颜亮迁都燕京之后,一些长期受奴役和压迫的汉人忍无可忍,扛起了反金大旗,其中声势最浩大的一支队伍是山东境内揭竿起义的一支队伍,领头的耿京是一位农民出身的济南人。

为了响应义军的反金义举,时年二十二岁的辛弃疾,也乘机拉起了两千人的队伍投奔耿京。但耿京对这个前来投军的秀才并没有过多的青睐,只命他做了一名无足轻重的文官,掌管文书和帅印。在此年中发生的一件事,令耿京对辛弃疾从此刮目相看。

名人名言故事50字左右 第26篇

戚继光是明朝抗倭名将、民族英雄,杰出的军事家,他从小受其父戚景通严格教育,戚景通一发现其缺点,会严厉批评。明朝初年,与中国一衣带水的日本进入封建割据的南北朝时期,诸侯为了争权夺利而战。一些战败的封建主一改往日与中国的友好交往,组织一些武士、商人和浪人在中国沿海地区烧杀抢掠,这些人被称为“倭寇”。

倭寇长期为患,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愤慨,在抗倭斗争中涌现出了许多爱国将领,其中以戚继光为代表。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戚继光联合俞大猷等抗击倭寇十余年,扫平为祸多年的倭患,确保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这便是戚继光抗倭的经典故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