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情况报告(共16篇)

报告 0 5

创新创业情况报告 第1篇

一是创新“1234”工作机制。建立扶贫工作“1234”工作机制, “1”是县委县政府每月召开一次扶贫领导小组会议,“2”是县扶贫办每周召开一次乡镇工作例会、每月召开一次县直工作例会,“3”是实行乡镇、县直、督察组三方派单机制,“4”是扶贫任务落实、项目资金落实、排名追责落实、督查考核落实四到位,产业扶贫、教育健康扶贫、种养业扶贫、金融扶贫等配套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为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奠定政策和制度基础。

二是创新夯实基础。成立由县委副书记担任主任委员的脱贫攻坚督导委员会,7个督导组组长由县处级领导干部担任。率先在脱贫攻坚工作任务较重的县卫计委、农委、教育局、民政局和财政局成立扶贫办公室,乡镇设立扶贫工作站,配备6名专职工作人员,建立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脱贫攻坚新格局。

三是特色项目带动成效显。88兆瓦光伏扶贫项目已完成选址并开工建设,力争5月底竣工;莓香湾草莓种植、藏红花种植托管扶贫项目实现户年均增收2500元以上;品牌粮食生产、到户产业扶贫和企业带动项目全面推进。

创新创业情况报告 第2篇

一是启动了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改革。自2008年启动兽医管理体系改革之后,__年正式组织实施了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改革,出台了《东至县推进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和《东至县推进畜牧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工作方案》,进一步健全机构,调整核定编制,理顺管理体制。县农委设立种植业局和畜牧局(动物卫生监督所)、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畜牧兽医技术推广站),下辖15个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15个乡镇畜牧兽医站。结束了自2001年乡镇事业单位机构改革以来,乡镇政府在业务上无法有效管理,县级业务主管部门因体制问题又无法直接管理的状态,建立了条块结合,以条为主的全县上下一体化的农业科技推广新体系,为加快我县农业科技推广与创新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是开展了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方式的创新。如胜利镇在拓展服务渠道上有创新,他们结合项目试验开展科技培训,仅去年参加受训的大户和示范户就达1000人次,同时,开通农技服务免费咨询电话,利用手机短信和《胜利时讯》快报,及时向农民提供信息服务。张溪镇以发展特色农业为突破口,农技人员围绕200亩大棚基地提供技术上的全程指导。官港镇则在推广规模化养殖服务上做好文章,大力推广畜禽标准化养殖模式,动物防疫工作得到市县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

三是农机化科技推广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农机化关键技术和新机具示范推广取得新的突破,农机装备结构得到了进一步优化,农机科技推广体系初步建立。新机具示范推广与“水稻育秧机械化”、“机制名优茶技术”、“油菜生产机械化技术”等项目深度融合,粮油生产综合农机化水平达70%,超出全省平均水平,农机总动力万千瓦,居全市之首。

四是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得到重视。近两年,建设了6个部级水稻万亩高产示范片、3个部级油菜万亩示范片、3个棉花万亩高产示范片,累计增收水稻万吨、油菜籽万吨、皮棉万吨。全面推进测土施肥工作,累计取土样10853个,化验163862项次,开展“3414”完全试验100项次。引进外来投资发展设施蔬菜基地,__年已发展设施蔬菜700亩,__年将扩大到1400亩。与此同时,大力实施畜牧业提升行动,重点推广生猪标准化养殖、动物疫病防治、种草养畜等技术,全县生猪养殖300头以上规模养殖场120余家,生猪规模养殖比重超40%,家禽规模养殖比重超70%,畜禽良种覆盖率超过95%,进入全省畜牧生产先进县行列。

调研中,大家也深切感受到,虽然我县在农业科技推广创新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较为普遍和突出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我县农业科技推广与创新。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推广体系存在着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精神不振、管理缺位的现象。

一是我县农业科技推广体系近30年来遭遇几上几下的不停变动,导致条块管理职责不明、管理缺位,不少乡镇农技站的办公用房都被处置掉了,广大农技干部感觉自身被边缘化,工作失去信心,形成了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网破心散的局面。

二是我县虽然根据省委要求,从__年起将乡镇农技站所的管理权从乡镇收回,纳入农委统一管理,但是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着“三权”上收进展不快,基层站所财政预算没有纳入农委预算安排,人员划转和业务开展衔接太慢,人员混岗和借用现象严重等问题,改革没有完全到位,导致了农委没有能力给予乡镇站所财力支持,乡镇没有依据给予经费支持的现状,严重影响到基层站所工作的正常开展。

2、推广队伍建设存在着人才不足、专业单一、知识老化、后劲乏力的问题。

一是人员配置不到位不均衡。全县乡镇农技站定编110人,实有人数101人,乡镇畜牧站定编52人,实有人员39人,乡镇农机站定编54人,实有人员36人,其中洋湖、葛公、泥溪、青山4个乡镇没有畜牧兽医人员。二是基层农业技术人员年龄偏大,专业知识老化,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我县乡镇农技站十多年未招录专业人才,也没有其他单位的人才进入到农技推广系统,人员老化和知识老化的现象十分突出。三是专业技术人员构成不合理。茶区没有茶叶技干,蔬菜产区没有蔬菜技干,水产养殖没有水产技干,导致很多新技术、新良种良法得不到推广与应用,严重阻碍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特色农业的发展。四是缺乏村一级农技推广人员,现有的包村联户流于形式,无法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3、推广工作存在着工作经费不足、办公条件简陋、基础设备缺乏、推广方式落后的问题。

一是多年来财政只保障人员工资和人头经费,乡镇农业科技推广经费一直没有纳入财政预算,工作经费严重不足,甚至出现站所负责人到县里开会的差旅费都无法报销,形成“有钱养兵、无钱打仗”的状况。二是缺乏基本的办公场所和必要的设备。调研中,我们发现有许多农技站没有自身的办公场地,除尧渡、洋湖、葛公、官港、昭潭5个乡镇农技站有专用办公用房外,有10个农技站靠乡镇政府提供1—2间办公室办公,还有2个乡镇农机站没有办公场所。无论是兽医站、还是农技站、农机站,办公条件都相当简陋,办公设备

也是严重缺乏,许多站所连办公电脑都没有,仅有的几台电脑也是非常老旧,检测和实验仪器更是匮乏,一些常规性工作也无法开展。“一张嘴、两条腿”的推广方式还在沿用。 4、推广队伍管理存在着制度缺失、职责不明、赏罚不分、管理混乱的问题。

虽有诸多客观原因,但从主观上看,存在着队伍管理不严、约束不力、放任自流的现象。一些推广工作人员拿着工资不干事,一年到头也不干一件与农技推广相关的事;更有甚者,拿着工资干私活,“潜心”经营农资物品。这些问题虽然只发生在一部分人身上,但在广大农民心目中造成的影响恶劣,严重损害了农技推广队伍的整体形象。

1、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充分认识农技推广对发展农业促进工业和社会稳定的重大作用。

中央1号文件明确指出,农业科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下决心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推动农业科技跨越发展。

省委1号文件也着重强调,要把农业科技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实施“良田、良种、良法、良制”的四良配套工程,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重点推进农业经营产业化、技术集成化、生产机械化、服务社会化。要深化农村改革,创新为农服务体制机制,为农业现代化注入强大动力。

我县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但我县是农业大县的根本地位并未改变,主要表现在:1、农业人口比重大。我县现有人口5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有37万,占总人口的,农业从业人员万人,占农业人口的,做好这部分群众的工作,对于富裕人民,维护社会稳定,全面提升社会发展水平意义重大。2、农业对全县国民经济贡献份量重。__年我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亿元,其中农业贡献亿元,比重占,农业经济的发展对于加快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战略目标至关重要。3、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对促进全县经济发展作用进一步显现。__年全县销售收入超亿元的省、市级农业产业化企业达到6家,县级(含县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现产值亿元,增长,其中加工业产值亿元,增长。4、农产品品牌优势进一步凸显,发展潜力巨大。我县地域面积广,境内物产丰富,经过近年来的不断努力,创建了“天鹅云尖”、“龙溪麻油”等一批省级

“著名商标”,深受社会群众好评。同时积极申报“三品”认证,截至目前,全县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分别达到29个、13个、20个, “三品”认证数量位居全市前列,品牌农业发展前景广阔。

因此,在我县加快农业发展,进而促进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尤其重要。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充分认识农业、农民、农村工作在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重要作用,认真贯彻中央1号和省委1号文件精神,切实把“三农”工作放在重要位置,认真谋划,统筹决策。要认真贯彻中央、省、市“三农”政策,着力在“三农”体制机制、科技创新上推进新举措,着力在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上做文章,促进东至工业化、城镇化和农村现代化协调发展。

2、加快推进体制改革,建立与现代农业发展相适应的推广体系。

第一,要按照中央1号文件“__年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基本覆盖农业县,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条件建设项目覆盖全部乡镇”的总体要求,结合县委、县政府改革方案的目标任务,细化具体目标,任务分解到各部门,排出时序进度,抓好体制改革后续问题的落实与完善,进一步理顺体制,激活机制,强化管理。第二,建立农委牵头,科技、农机、水产、林业、水务等涉农部门共同打造的现代农业科技推广与应用的创新机制。打破推广部门之间、乡镇区域之间的界限,协同创新,把现有的资源和各项政策用足用活,用到极致。要按照中央1号文件要求,加快把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的经营职能分离出去,按市场化运作探索公益多种实现形式,不断创新以服务农业大户、农产品公司、农业专业合作社为重心,通过“公司+农户”和“大户示范”的引领,形成向周边小户辐射的现代推广模式。要实行服务预案化,科学界定服务内容,全程量化服务指标,达到系统化服务。第三,出台严格的目标管理考核机制。乡镇农技推广机构根据工作需要设置工作岗位,做到因岗定人,以岗定责,明确每个农技人员的工作任务和要求,强化工作责任意识,建立严格的考核评价制度。建立以服务对象为主体,一线推广业绩为主要内容的考核评价体系。把考核结果作为农技人员晋升、晋级和奖励的标准,籍以提高农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太湖县每年由县种植业管理局拿出6-8万元对考核排名前几位的乡镇农技站进行奖励,对后三位的单位进行通报批评,年度考核连续三年后三位的单位主要负责人就地免职,同时规定,职工提拔、任用必须取得年度考核前三名,局班子和乡镇站所负责人提拔、任用必须从年度考核前三名的单位主要负责人中选拔。

3、重视在职教育培训,打造结构合理充满生机的推广队伍。

一是对现有推广队伍进行合理配置。抓住中央“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特岗计划试点,选拔一批大学生到乡镇担任特岗人员”的有利时机,在核定编制范围内,结合各乡镇农技干部的专业情况,年龄结构和当地的产业结构状况,进行合理配置和有效补充。二是通过面向社会招考,吸纳一批知识新、学历高、能力强的新鲜血液进入农技推广队伍,解决当前农技推广队伍人员老化的问题,避免出现技术人才断层。三是抓好在职农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结合农技推广人员岗位要求和专业性质,规定每位农技推广人员每年必须接受30天以上各种形式的知识和技能培训,并采取积极措施鼓励农技人员有针对性的开展自主学习。四是建立人才流动机制。农技推广是一项专业性强、发展变化快的工作。只有建立老的人员退出,新的人才不断进入的人才循环机制,才能保证新技术、新成果被及时掌握并转化为农民手中的实用技术。

4、建立投入增长机制,提升农业科技推广应用的创新能力。

要按照中央1号文件“加强对农业推广工作的

创新创业情况报告 第3篇

一、项目摘要

大力发展生猪养殖,是落实菜篮子工程,发展畜牧业,调整农业结构,保护生态治理环境的重要举措,对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意义重大。

生猪养殖一直是农业经济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但是,生猪品种结构不合理,品质差,饲养落后,一家一户养殖,成品猪外调困难,销售不畅,规模效益、抗风险能力弱,附加值低,一直制约着生猪养殖业的发展,为了尽快适应生猪养殖业的新形势,充分发挥生猪养殖业的传统优势,打出特色牌,特准备发展生猪养殖示范户。

本项目在现代先进的饲养技术和管理技术条件下,引导农民走出传统养殖圈子,进行养殖业的结构调整,进行“粮、经、饲”种植,生猪采用规模化养殖,有利于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养殖的生产效率和生产水平。有利于促进养殖、加工、经营、销售各环节联结,进一步缓解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提高畜牧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推进畜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生猪采用规模化养殖,有利于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养殖的生产效率和生产水平。发展养猪业,同时针对本地区猪的品质及养殖水平滞后的现状,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以基地为依托,充分利用农业产品化调整的契机,发挥生猪养殖业现有优势,积极引导优质商品猪生产。

项目计划:欲建立了一个规模养殖示范场,厂房、设备部分已经齐全,希望争取帮扶资金尽早完成厂房和其它各项设备筹建,早日投产,使生猪规模扩大带动当地的群众致富,进一步扩大生猪销售市场,逐步树立我们自己的品牌,切实达到创业的目的和宗旨。

二、项目的基础条件

1、有利的区位优势

水井槽位于与两省交界之处,并紧靠,交通运输方便,有着良好的区位优势和市场前景

2、突出的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

①在我们当地区主要生产小麦、玉米和土豆,非常适应畜牧业特别是养猪业的发展。

②近年屠宰业发展迅速,除原各乡镇定点屠宰场外,现由于修建了火车站和飞机场引进了一大批外地企业和新修了大量的场房、食品加工厂和冷冻场也大量增多,平均每天屠宰量超过千头,生猪需求量极大。

三、项目建设内容与实施规划

(一)项目建设内容:成立个体生猪养殖户,欲形成大型特色规模养殖示范场和示范户,形成集饲养、饲料加工、环境保护、生猪繁殖多功能为一体的规范化生产示范基地。

(二)项目实施规划:本项目预计在20xx年12月份开始实施,20xx年八月开始建猪舍,20xx年的10月份完工,12月正式开始养殖。初期预计养殖仔猪20头,母猪5头,肥猪10头,公猪1头。

四、项目建设原则和组织形式

(一)建设原则

1、坚持面向现未来,面向现代农业,高起点原则。

2、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饲养适销对路的猪,保证销售;加工、饲养协调一致的原则;

3、坚持推广应用现代农业技术,搞绿色、无公害、高品质的商品猪生产的`原则;

4、坚持自愿与自主的原则:农户自愿参加,自我投入,遵守合同;

5、坚持多方投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

6、坚持环境保护原则:基地养殖场要合理规划,合理布局,防止环境污染。

(二)组织形式

1、资产所有形式。前期资金来源主要由划出10%的财政生猪发展基金、养殖户个人资金及银行贷款组成。平和银行的扶贫资金由扶贫办封闭管理,扶贫办分别和企业、养殖户签定使用合同,保证资金正确使用和到期收回。

2、经营形式。由协调,引进企业,以约定方式组成“公司+养殖户”联合体,以降低养殖户投资风险。

3、管理形式。规划建设由统一设计、施工,保证先进性和高质量;技术服务、防疫和销售方面通过公司统一组织实施,注重保护养殖户利益。

4、负责协调服务,制定政策,承办项目,组织实施。

5、公共设施管理。水、电、路等公共设施由自己统一管理和使用,运行和维护费由养殖户自己承担。

五、项目投资预测

项目现共需资金4万元(详见投资预测表)。现目前急需建厂房一间,购买良种母猪5头,需要1万元,饲料和玉米万元。

六、市场情况

猪肉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肉食品,是我国人民最喜欢吃的传统肉食品,市场需求大。并且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肉蛋质的需求逐渐增加,同时对猪肉的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几年,我国生猪生产发展较快,纵观整个生猪消费市场,那些无公害的,瘦肉率高,品质好的猪市场十分紧俏,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目前以饲养杂交猪为代表的生猪饲养已成为生猪生产的亮点。该项目将按“公司+养户”的方式运作,按合同生产,市场较为稳定。公司将与屠宰厂签定供销合同,实行优质优价,解决养殖户的后顾之忧。

七、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分析

(一)社会效益分析:养猪场建成后能使农民增加收入,脱贫致富,奔上小康生活,充分体现国家和社会对农民的关怀,维护社会稳定。

(二)经济效益分析:

1、成本以平均每户饲养5头基础母猪,每年育肥100头仔猪,每批50头;每头平2均体重100公斤,价格20xx年市场价格8元/公斤计。

(1)饲料消耗费用,5头×1000元/头+50头×600元/头=万元

(2)货款利息(5%)5万元×5%=2500元

(3)水、电:400元

(4)杂费每头5元116头×5元/头=580元。

(5)公共设施运行维护费500元。

(6)其它500元。

合计:万元。

2、销售收入(8元/公斤)商品猪:100头×100公斤/头×8元/公斤=8万元

3、获利:销售收入-成本=万元。

八、风险防范

1、市场风险。加强公司+养殖户合同管理,严格制定价格、数量、质量标准,确保全部回收。

2、价格风险。由于价格变动频繁,养猪的收益波动大,短期内风险较大。因此养殖要有五年以上的规划,研究降低饲养成本的方法,开发廉价饲料,例如:种植猪草。同时,要推广新技术、新品种,加强管理等途径。

3、病疫风险。政策将加大对生猪养殖业的扶持。20__年底,出台了10项扶持政策支持生猪养殖业,具体包括能繁母猪补贴、能繁母猪保险、疫病防疫补助、生猪良种补贴、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强制扑杀补偿、屠宰环节病害猪无害化处理补助、生猪调出大县奖励、完善生猪生产消费监测预警体系、增加猪肉储备规模、支持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基础设施建设等。除外,农业部下一步将继续支持生猪原种场和扩繁场建设,增加供种能力。制定并实施全国生猪品种改良计划,总结推广实施生猪良种补贴取得的成功经验,加快生猪品种改良步伐。积极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建设规范和技术规范的实施,鼓励和引导散养农户向适度规模养殖过渡。

九、环境治理

圈舍夏季冲洗两次,每头种猪日平均排粪水30公斤,育肥猪日平均排粪水15公斤,排出的污水通过设计的下水管道到处理池,进行生物杀菌,经过科学设计和建设,无环境污染且有利于整个乡镇的生态环境整治,符合国家环保要求。

十、结论

1、项目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可行,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好。

2、符合现行国家政策政策要求。

创新创业情况报告 第4篇

科技创新工作汇报

近年来,区科技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大力实施科技兴区战略,强力打造科技品牌,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持续推进科技兴区和自主创新跨越发展战略,积极优化创新环境,集聚创新资源,全力推进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大力实施自主创新,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着力点,以科技成果惠及广大人民为出发点,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为推动我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科学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全区科技事业取得显着成绩。已连续***年***次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称号;成功创建了“全国科普示范城区”;被省政府确定为“省知识产权战略试点区”;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市科技系统先进单位”、“******市科技创新先进集体”等先进称号,强力打造了******科技品牌。

一、加强对科技创新工作的组织领导

我局始终将打造“科技品牌”作为******区城区名片,把推进科技创新作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综合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成立了以区长为组长的“******区科技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科技创新工作,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听取汇报,及时研究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办法和措施,制定下一步工作计划。从全省首家县区级单位成立“知识_”到筹建“******市民营企业科技创业孵化园”;从提出“******”科技创新模式到全市首家建立“科技富民网站”。一系列重大举措,一系列科技发展亮点,打造了******区的科技品牌,凸显了我区依靠科技创新和推动科技进步,构建和谐新******的决心和信心。

二、强化对科技创新的政策支持

完善的政策体系是做好自主创新工作的基础。近年来,我区先后出台了《******区“十二五”自主创新体系建设规划》、《关于加强科技创新促进科技进步的决定》、《******区鼓励企业科技创新奖励办法》、《关于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扶持科技型高成长“小巨人”企业发展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通过政府推动、政策促动,在全区营造了利于自主创新的政策环境。同时,坚持把加大投入作为促进自主创新的重要保障,狠抓各项政策落实。在财力相对紧张的情况下,逐年加大对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工作的投入。,共争取上级各类科技项目资金******余万元,区本级科技支出达******万元,支出增长高于本级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个百分点。截止月底,全区共有******家企业申报“小巨人”企业和科技创新奖励******余项。目前,我局正汇总有关资料,并同有关部门对企业申报的各类奖项进行初审。

三、建立企业科技档案

2012年7月,为了使机关全体人员了解我区科技企业现状,提升谋划科技工作能力,提高服务效率,全面掌握******科技工作的第一手资料,我局开展了建立覆盖全区企业科技档案库工作。通过深入基层调研,重点对我区企业的科技项目申报、科技成果转化、产学研项目、专利申请等方面收集材料,并为每个企业建立了特色鲜明的专属科技档案,全面摸清科技工作的“家底”,为下一步科技工作的开展为企业和科研机构牵线搭桥提供有力的信息资源支持。截止目前,共收录建立企业科技档案******余家,现正对每个企业进行归类、分析、汇总

四、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充分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加快资金、技术、人才等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引导企业建立研发中心,增强研发能力,掌握核心技术,切实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一是加快技术升级改造。引导传统企业通过实施技术改造,提高装备和工艺水平,调整产业结构,增加产品附加值。******公司在采用******工艺的同时,积极实施技术改造,谋划了******,产量可由过去的******万吨/年提高到******万吨/年,并有效减少环境污染。同时,充分利用企业自主创新成果或科研院所合作成果,引导企业新上一批科技含量高、带动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拉长产业链条,促进产业升级。******公司利用自主研发成果,实施了******项目,目前第一批产品已顺利下线,延伸了产业链条,成功实现了转型升级。二是加强产学研合作。积极为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牵线搭桥,引导企业将先进技术的引进与其自主创新结合起来,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几年来,先后帮助******余家企业与清华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院校“联姻”,签订产学研项目******个,开发国家级高新技术产品******项,填补省内空白******项,获得各级科技成果鉴定******项,实现科技成果转化******项。三是实施科技攻关。鼓励企业利用自身技术优势,主动承担国家和省重大科研课题,实施一批科技攻关项目,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20以来,成功帮助企业申报国家863计划项目******个,国家火炬计划项目******个,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个,省重大专项******个。四是大力实施成果转

化工作。2012年,共荣获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个,市级科技进步二等奖******项三等奖******项。五是注重人才引进与培养。人才是企业科技创新的核心。在挖掘、培养企业自身技术骨干的同时,通过招聘会、人才交流会等形式,组织企业引进高水平、高层次人才,先后从清华大学、吉林大学等高校引进博士、硕士等各类人才******余人。同时,邀请德、法、俄等国外专家******余人次,帮助企业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目前,辖区拥有博士后研发基地******家,院士工作站******家,圆满完成科技_的选派工作,共争取省级科技_******家,市级******家,******创建了市级科技创新型团队。

五、强化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创新平台是推进科技进步与自主创新的重要载体和具体抓手,是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程。为此,我们一是加快企业研发中心建设。()充分发挥******博士后研发基地作用,着力抓好******研发中心等企业科研机构建设,进一步增强企业科技创新水平。目前,我区拥有国家认可实验室******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家,市级技术中心******家,市级科技型中小企业******家。******公司正在申报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二是抓好科技服务企业,强化项目申报和管理工作。2012年,共争取国家级中小企业创新基金扶持项目******个,市级科技计划项目******个,市级重大科技专项项目******个;组织申报国家火炬计划项目******项、省高新产业化资金项目******个、省级科技计划项目******项、市级科技发展计划项目******项。争取各类科技项目资金达******万元,相当于去年的******倍。

六、大力开展知识产权工作

一是强化知识产权服务意识。我局深入企业广泛宣传申请专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继续强化与专利事务所的合作关系,为我区专利申请人提供便捷、高效、优质的服务,激发了专利申请人的热情,提高了专利申请数量。二是推行先进经验。我局将辖区知识产权开展好的企业先进经验积极向其他企业推广,将优秀的专利申请企业管理办法、先进专利申请制度介绍给辖区企业,更好的推动企业专利申请工作。三是积极开展知识产权宣传工作。以“三下乡”、“”宣传周及科技周等宣传活动为契机大力开展专利宣传活动,全年共开展大型宣传活动******次,共出动宣传人员******多人、宣传挂图******余幅、发送各种宣传资料******余份,接受群众咨询******多人次,在全区营造了尊重知识,崇尚科学,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氛围。四是积极推进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消零”行动。我局通过对企业十余家企业的摸底调查,及时掌握企业的知识产权现状,并帮助企业牵线搭桥,邀请省专利事务所专家和******市专利代理人到各企业服务,深度挖掘企业潜力,帮助企业申报专利。截止目前,我区企业共申请专利******件,发明专利******件,授权专利******件。截止2012年年底,我区共申请发明专利******项,居全市前列,市知识_向区政府发贺信祝贺。******公司被评为“全国企事业知识产权试点单位”和省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该公司拥有“******”核心技术,申报的“******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入选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领域国家项目库,成为全市唯一一个入选成功的项目。

创新创业情况报告 第5篇

一、企业发展现状及科技创新情况 (一)企业依靠科技创新求发展的思想意识正在逐步增强。

调研的大部分企业对科技创新已有初步认识或了解,其中有5家企业经营者具有较强的科技创新意识,开展技术创新已成为企业的自觉行为,引进了不同层次的技术研发和管理人才,建立了内部技术研发机构或组建了松散的技术研发团队。在技术研发方面舍得投入一定的资金给予支持,研发成功的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工艺达到了国内先进以上水平,产品以其较高的技术含量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如华夏乳品公司研发的无水黄油、黄油粉等产品,华安生物制品公司研发的酪蛋白磷酸肽等产品。

(二)企业科技创新为特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从调研中我们发现,科技创新对特色产业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是毋庸置疑的。这次调研的10家企业,近两年共研发成功具有一定技术含量的新产品30多个,取得多个省州级科技成果,这些产品均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拉动了相联产业的较快发展。在奶产业发展中,华安、华夏等乳制品加工企业始终把新产品研发放在企业发展的重要位置,研发成功的酪朊酸钙、酪朊酸钠、酪蛋白磷酸肽、酪素胶等系列新产品,达到了国内同类产品的领先水平,创新在给企业发展带来显著经济效益的同时,为全州奶产业带来了极大的发展空间。

(三)院企科技合作已成为企业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由于我市企业技术研发基础条件有限,高层次技术人才缺乏,所以新产品研发难以靠自身去独立完成,只有通过院企科技合作,引进智力、引进成果,消化吸收再创新,才能实现企业的跨越式发展。近几年,我市的院企科技合作工作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部分企业与省内外的9家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技术合作关系,正在组织实施多项科技合作项目。临夏什锦集团依托甘肃农大科研条件,通过优势互补,挂牌成立了清真食品研究所,合作开展特色食品生产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发,不断拓展市场占有率。甘肃农业大学在清河源公司等企业建立了科研、教学和实习基地,共同开展畜产品深加工等研发项目,增强了企业发展的后劲。

(四)企业科技创新的基础条件平台正在开始搭建。

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是企业开展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要前提,也是企业科技创新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在调研企业中,有6家企业已成立了企业技术研发机构,配备了专职技术研发人员,购置了较先进的研究和分析仪器设备,还有5家企业设立了技术实验室和分析化验室,已具备常用的分析和检测设备和手段。这些企业均能自主开展一般性技术研究和日常性的产品主要成份分析和品质检测工作。

(五)政策环境不断改善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党的_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确立了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去年新修订的《科学技术进步法》增加了企业技术进步专章,进一步明确了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规定了通过财税政策、产业政策、资本市场、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等引导和扶持企业技术创新的多项优惠措施。省上出台了《甘肃省发展民营科技企业条例》。州委、州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科技工作的意见》,将企业科技创新首次纳入县(市)领导班子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实行量化考核,市上建立健全了科技工作联席会和市上领导联系科技项目制度,科技创新环境得到了进一步优化。国家、省、州、市对企业科技创新从项目、资金方面切实加大了支持力度。华夏、华安两家企业先后列入省级创新试点企业,有2家企业被认定为州级民营科技型企业。

二、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一)企业的科技创新意识整体淡薄、开展科技创新的主观能动性明显不够。

在调研的企业中,大部分的企业经营者虽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对科技创新的重要作用有切身体会,但对本企业如何开展科技创新的思路仍然模糊,感觉无所适从,对研发设备和技术人才投资缺乏积极性;也有少数的企业经营者科技创新意识不强,对科技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认识不够,安于现状,小富即安,满足目前的产品和市场,缺乏危机意识、进取意识和扩张意识,固守小农经济的思维定势,不愿进行技术研发和扩大再生产的思想成为企业持续发展的禁锢。

(二)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工艺的研发、引进、转化投入严重不足,制约了创新工作的正常开展。

企业作为创新的主体,就应该首先成为创新投入的主体,这一点在我们这样一个经济欠发达、财力有限的地区尤其重要。但是,我们发现在调研的企业中有50%的企业技术研发经费投入为零,而国家确定的创新型企业的必要条件是技术研发经费达到企业销售收入的1%。大部分企业经营者仍然是计划经济时代的思维模式,将技术研发经费全部寄托于政府投入,没有政府科技投入,就不会自主投资开展创新。同时,企业中只注重厂房、设备等有形资产投入,忽视技术、人才等无形资产投入的思想普遍存在。

(三)企业科技创新基础条件薄弱,创新主体地位还没有真正确立,有效的创新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建立。

在10家企业中有60%成立了技术研发机构或实验室,其他企业由于思想认识、自身条件和客观因素的制约,目前均无内部的、依托的或联合的技术研发机构,也不具备任何实验研究、分析化验设备和条件。企业缺乏创新技术服务机构、技术交易中介组织和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所以,创新仅局限于单个企业、单个行业的行为,全面发展、纵横交错、内外相联、为企业提供高效服务的创新体系尚未完善和健全。

(四)企业高层次技术创新人才和掌握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人才极为缺乏。

在10家企业的员工中,有中专学历的占职工总数的14%,大专学历的占职工总数的12%,本科学历的占职工总数的4%;有初级技术职称的占职工总数的11%, 有中级技术职称的占职工总数的5%,有高级技术职称的占职工总数的2%。可以看出,有学历的和有技术职称的人员仅占职工总数的31%和18%,这种人才拥有量与企业的发展规模极不适应,难以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五)激励企业科技创新的有些政策措施难以落实到位。

虽然各项推进企业创新的政策措施相继出台,但部分政策措施在贯彻过程中往往受到种种因素的牵制而落实不到位。如《甘肃省发展民营科技企业条例》中规定的有关所得税、营业税、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等减免政策,在实际操作中不能得到落实执行。由于关乎企业切身利益的激励政策不到位,在一定程度上既弱化了企业对政府的信任度,也削弱了激励政策对产业发展的导向作用。

三、对策及建议 (一)不断强化科技创新意识,尽快确立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

创新是一个企业生存发展的灵魂和动力,任何企业无论它现在的规模大小、效益如何,离开创新,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都将停滞发展乃至被淘汰。因此,企业要把科技创新摆到与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作为企业的根本战略和中心环节来抓。必须认清形势,准确定位,毫不动摇地树立科技创新的强烈意识,要把创新作为在市场上竞争制胜的法宝。企业要通过成立技术研发机构、培养技术研发队伍、改进技术研发条件等措施,增强自身的创新能力。要通过对现有产品的市场追踪,掌握其在市场中所处的地位,瞄准同行业先进水平,不失时机地抓好新产品的研发,优化产品性能,提高产品品质,赋予产品新的内涵。新产品的研发要注重产业链的配套延伸和结构的优化配置,尤其要注重那些技术密集、引领市场、面向未来的新型产品的开发研制和技术储备。

(二)要高度重视政府行政推动作用,充分发挥对经济运行的宏观引导职能。

虽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享有高度的经营、管理自主权,但是从我市企业目前的技术发展和信息拥有水平来看,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果放任企业盲目地开展创新,与发达地区竞争技术优势,势必会走许多弯路,不但增加不必要的创新成本,反而会挫伤企业的创新积极性。相反,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一个企业、一个产业的创新事业,如果有了政府的强力推动,都会实现跨越式发展。事实说明,不能简单认为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创新就是企业自己的事,而是要进一步加大各相关部门的引导和推动力度,政府有关部门要想方设法激发企业机制灵活的优势,加大扶持培育力度,引导企业开展各类技术创新活动。要在创新决策、资源分配、责权利确定上,充分体现企业的主体地位。要通过加大项目支持、资金支持、政策支持力度,帮助企业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引导通过创新来做大企业,做强企业。进一步加强省级科技创新试点企业的争取、州级科技型企业的认定等工作,研究制定有利于企业科技创新的政策措施,激发企业内在创新潜能。

(三)积极推动院企科技合作向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

企业要在巩固已有合作成果的基础上,从企业自身发展需要、关键技术需求出发,主动去寻求技术支撑。要充分利用好临夏州与西北民族大学、甘肃农业大学建立长期合作的资源和平台,继续拓宽科技合作领域,搭建科技合作平台,引进先进技术成果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政府相关部门要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积极牵线搭桥,吸引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知名企业通过多种形式与我市企业联合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研发机构,帮助论证和引进科技含量高、发展潜力大的科技项目,引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人才团队,形成引进科技资源与企业内部资源优势互补、共谋发展的新机制,尽快建立起推动企业技术进步的创新服务体系。

(四)加强企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为企业创新提供有力支持。

企业科技创新离不开人才,在调研中企业谈得最多也是人才,人才缺乏、人才机构不合理已成为制约企业创新发展的瓶颈。企业是吸引人才的主体,要树立只求所用,不求所在、只求所为,不求所有的意识,研究建立引进使用好人才的机制,积极创造条件吸引人才来企业创业。通过科学评价,让引进的科技人才以无形资产入股,与企业结成利益共同体,充分调动他们的创新积极性。企业还要有计划地逐年安排好工程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考察交流和员工的技术培训工作,持久不断地提高企业员工的科技文化素质。针对我市企业的实际,人才引进中要注重引进本地籍在外人才以及退休的科研人才,要注重用活用好企业现有人才,建立务实的用人机制,做到人尽其才,人尽其用,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要通过营造环境、搭建平台、选派科技_等措施,调动各种知识、技术、管理、资本与经济相结合,让一切为创造财富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才在经济上有实惠、政治上有荣誉、社会上有地位,使企业成为他们发挥聪明才智、建功立业的舞台。

(五)不断拓宽民营企业科技投入渠道,切实加大企业科技创新投入。

针对目前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投入不足融资难的现状,要引导全社会多方增加科技投入,形成以财政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银行贷款为支撑、社会集资和引进外资为补充、优惠政策作扶持的企业科技创新投入体系。鼓励企业更新观念,不断加大对新产品、新技术研发方面的自主投入,特别是对技术含量高、市场容量大的新产品的研发投入。政府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机制,加大财政对创新的支持力度。加强银企对接工作,积极争取金融机构对企业创新项目的贷款支持,组织企业创新项目招标,争取社会及企业人员资金入股,扩大企业资本金用于科技创新的投入比例。协调财税等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上关于支持企业技术进步的有关优惠政策,用足用活国家各项优惠政策不断推动企业技术创新。

创新创业情况报告 第6篇

在区委的正确领导和市总工会的大力支持下,全区各级工会组织在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工会法》方面做了大量深入细致、卓有成效的工作。

基层工会组建工作进一步夯实。围绕落实“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工作方针,区总工会把工会组建工作作为落实《工会法》的基础工作来抓,以园区和非公企业为重点,全面加强园区和小型非公企业联合会建设,通过多种形式,不断提高工会组建率和职工入会率,实现正常生产经营企业工会组建率达到全域覆盖。

工资集体协商工作进一步深入。围绕《天津市企业职工民主管理条例》的贯彻落实,区总工会把做好工资集体协商工作作为维护职工权益的重要工作来抓,通过加强领导、典型引路、整体推动,确保了工资集体协商工作不断上规模、上水平。

和谐企业创建工作进一步深化。围绕为美丽武清建设提供和谐稳定的环境支撑,区总工会把“和谐劳动关系示范单位”争创活动作为和谐企业创建工作的重要载体,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维护区域稳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区已有1277家企业被命名为市A级以上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市级和谐企业命名数位居全市区县之首。

服务发展能力进一步提升。围绕美丽武清建设的新发展,区总工会组织了“建设美丽武清我承诺·万名职工实践行”活动,并制定下发活动实施意见和推进意见,明确了服务美丽武清发展的具体要求。通过组织开展四个“十大”评选活动,吸引近十五万名职工投入到美丽武清建设中来。仅20全区就有40名职工被授予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4个集体被授予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状,2名职工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18名职工被授予天津市劳动模范,2个集体被授予天津市劳动模范集体。

“职工之家”建设进一步规范。围绕提升工会组织吸引力、凝聚力、影响力,区总工会把“职工之家”建设作为落实“三服务一加强”的总抓手,全年投入“职工之家”建设资金达一千余万元。通过“五到位”举措,进一步提升了工会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目前,全区已有16个镇街、园区完成了“四室、两站、一阵地”载体建设,7家基层工会被授予天津市模范“职工之家”,30家基层工会被授予武清区先进“职工之家”。

服务职工能力进一步增强。贴近青年职工生活,区总工会开展了“牵手职场情缘·共建美丽武清”大型职工交友联谊活动,为多名外来青年职工提供交友联谊服务。贴近困难职工需求,创新开展困难职工帮扶工作,通过发挥帮扶中心服务大厅和爱心超市的龙头带动作用,进一步做实“春送岗位、夏送凉爽、金秋助学、冬送温暖”等活动品牌。仅20xx年,为3家再就业服务联社共争取再就业服务扶持资金65万余元,深入重点工程、重点企业慰问,资金达30多万元,帮扶困难职工595人次,发放帮扶救助资金达48万元;贴近职工的健康需求,出资近13万元为全区工会干部和劳动模范进行免费体检。在企业和新武清人集中的公寓举办健康讲堂、义诊体检共计120余场次;贴近会员普惠服务需求,为万名会员发放会员服务卡,在市总工会普惠服务项目基础上,又拓展了运动、培训、婚庆、娱乐、休闲、饮食、家电、汽车维修等服务项目,与十六家商户签订了合作协议并举行了授牌仪式,惠及会员总数为全市区县之首。

工会组织活力进一步彰显。区总工会连续几年先后组织开展了职工羽毛球、乒乓球、篮球、足球、书画比赛和庆“五一”慰问职工文艺演出专场,通过系列活动吸引带动了全区10万人次职工的广泛参与。

工会组织影响力进一步提升。行业工资集体协商、和谐企业创建经验在全国得到借鉴和推广,兄弟省市、区县多次来武清学习;“牵手职场情缘·共建美丽武清”职工交友联谊活动成为工会服务职工的民心工程;工会国际论坛代表、全国总工会、市政协、市总工会领导先后来武清视察、调研;全国总工会《工会要情》第233期对武清加强和创新“职工之家”的经验做法给予了全文刊发;天津日报、天津工运、《工会信息》、武清电视台、《天津日报·武清资讯》等多家媒体对区总工会的工作经验和创新做法分别给予报道和宣传,工会组织在展现作为的同时,社会影响力得到有效提升,实现了职工满意、企业认可、党政放心。

在各项工作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区总工会以“基层工会建设落实年”为契机,以“三服务一加强”为工作重点,抓基层、打基础、增活力、展作为,大力实施“六大”工程。

扎实推进“强基创先工程”,在加强基层工会建设上有新创造。着力扩大工会组织覆盖面。一要做好新建企业工会组建工作,加大各级工会组建工作,完善小型非公企业联合会规范化建设,实现工会组建动态100%全覆盖。二要坚持“党工共建”,充分发挥好工会组织在“党建带工建、工建促党建”中的作用,努力营造“党工共建”工作新格局;着力加强基层工会规范化建设。坚持工会组建与规范化建设同步推进,大力推进工会创建,继续落实各级工会规范化建设要求,年内单独建会企业规范化建设达标率达到90%以上。

创新开展“建功立业工程”,在服务美丽武清建设上有新贡献。继续深入开展“建设美丽武清我承诺·万名职工实践行”活动。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并深入抓好推动落实,通过践行“六项承诺”和四个“十大”评选活动,组织引导职工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上建功立业;做大做强“五比一创”劳动竞赛品牌。坚持“经济建设主战场在哪里,劳动竞赛就跟进到哪里”的工作思路,重点抓好大项目、好项目、科技型企业、服务窗口劳动竞赛活动;加大劳模创新工作室建设力度和职工培训力度。充分发挥劳动模范的示范带头作用,不断扩大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工作参与面,通过多种形式,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大力培养技能型人才。加大对职工的培训力度,针对多种类型的差异性需求,组织开展多层次的职工培训,不断提高职工的技术技能,为全区科技创新、企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继续深化“活力建设工程”,在提升工会组织凝聚力、吸引力、影响力上有新突破。巩固扩大“职工之家”创建成果。规范“职工之家”建设,让“职工之家”真正成为吸引职工、凝聚职工、服务职工、提升职工的“地气场”;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职工文体活动。在继续广泛开展广大职工普遍参与的羽毛球、乒乓球、篮球等各类文体活动的同时,创新开展慰问演出专场、春游、秋游等特色活动,不断扩大活动覆盖面和吸引力。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真正把广大职工吸引进来、组织起来,推动企业形成特点突出的企业文化、职工文化,真正实现工会组织建起来、转起来、活起来。

积极推进“依法维权工程”,在服务维护职工队伍稳定和社会稳定上有新作为。扎实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加大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的宣传力度,组织指导各级工会依法开展工资集体协商要约行动;加强分类指导,推动企业逐步健全职工工资协商共决机制、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全区正常生产经营建会企业工资集体协议签订率要实现动态100%全覆盖;创新深化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创建活动。通过建立联动、通报、规范、奖励相结合的有效机制,提高和谐企业创建活动的参与面、达标面,提升工会组织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的作用。全区和谐企业创建活动的参与面达到建会企业的100%,市A级以上和谐企业达标率要实现独立建会企业动态100%点对点全覆盖;创新开展困难职工帮扶工作。充分发挥好区职工服务中心的龙头带动作用和镇街帮扶站的职能作用,为职工提供全方位服务。做大做强“春送岗位、夏送凉爽、金秋助学、冬送温暖”四大服务品牌,做实“职工有困难找工会”制度机制,确保帮扶工作取得实效;健全完善工会法律维权体系。推进工会三级法律维权体系建设,健全三级法律服务网络。加大法律援助工作力度,充分发挥基层工会法律援助工作站作用,加强与司法部门的联系,逐步健全和完善工会法律援助机制,为职工和企业提供快捷、高效的法律服务。

认真做好“会员普惠服务工程”,在服务职工需求上有新成效。健全三级职工服务体系。推进区、镇街(园区、功能区)、企业三级职工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好区职工服务中心的示范引领作用,全力筹建好集困难帮扶、法律援助、就业服务、心理疏导于一体的职工服务中心办公大厅,努力搭建全方位、走出去、敞开式服务职工的`新平台;做实会员普惠服务。在抓好会员服务卡扩面工作的同时,抓好会员服务卡的宣传工作,充分借助区总工会微信公众平台、《天津日报·武清资讯》专版等媒体,使更多会员了解和认识会员服务卡。通过热忱、贴心、周到的普惠服务切实当好职工群众的服务员。

创新创业情况报告 第7篇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紧紧围绕“坚持科学发展、实现跨越提升”的总体要求,按照科技创新“一个根本”,坚持都市型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齐转”,推进由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由生产制造向设计创造转变、由资源依赖向科技依托转变这“三大转变”、加快推进区内高新技术产业、高端服务业、高层次人才和高品质人居环境的“四高联动”发展思路,加快推进*区产业结构调整,在更高层次上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区已连续五年被授予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目前全区服务业已占经济总量的50%以上,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精密机械等都市型产业占工业总量比重超过50%,服务外包、创意产业蓬勃发展。此外,自主创新能力日益增强。据统计,全区已建成“三创”载体38万多平方米,引进创新创业创意企业157家,建成了以工业设计公共服务平台为代表的省级公共服务平台2家、市级公共服务平台3家。全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已达97家,省高新技术产品累计达166只。

传统产业在*发展的制约因素越来越多、限制越来越严,实现“三大跨越”的基础和前提是产业结构和增长方式的率先跨越转变,就必须按照咬定科技创新这“一个根本”,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这对于指导现代化建设和科技工作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创新创业情况报告 第8篇

一、创业背景

近年来,我国饭店发展迅速,餐饮品种丰富,店铺数量迅速增加,各种类型的饭店、酒店层出不穷,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与此同时,洋快餐登陆对我国饭店也提出了严峻挑战。随着洋快餐的大举进军,一种新的餐饮经营模式连锁经营逐步受到广大从业者的关注。连锁经营改变了传统的小生产经营方式,有效降低经营成本,扩大市场占有率,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规模效益。国内有识之士已开始利用连锁这一有效手段发展生产经营,如北京全聚德烤鸭集团、东安饮食集团、天津狗不理集团、大连渤海饭店集团等都走在国内饭店连锁经营的前列,对行业的规模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但总的来说,我国连锁经营,尤其是饭店连锁经营还处于初级阶段。大力发展连锁经营是饭店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和必由之路。

二、店面简介

本店位于大学聚集中心地段,主要针对的客户群是大学生、教师、以及打工人员。经营面积约为80平米左右。主要提供早餐、午餐、晚餐以及特色冷饮和休闲餐饮等。早餐以小吃为主打特色。品种多,口味全,营养丰,使就餐者有更多的选择。午餐和晚餐则以健康的菜色为主。本饭店采用自助快餐的方式,使顾客有更轻松的就餐环境与更多的选择空间。本饭店装饰自然,随意,同时负有现代气息,墙面采用偏淡的温色调,厨房布置合理精致,采光性好,整体感观介于家庭厨房性质与酒店厨房性质之间。

饭店初期(1-3月)

主要产品是针对城市三种群体不同身体健康状况的餐品,市场策略为通过积极有效的营销策略,挤占中式餐饮及保健药品的市场分额;树立绿色食品的良好的品牌形象,提升知名度、美誉度;收回初期投资,积极进行市场推广。

饭店中期(1年)

巩固、扩展已有的市场分额,进一步健全饭店的经营管理体制,提高企业的科学管理水平;着手准备品牌扩张所必须的企业形象识别系统、统一的特色优势餐品、统一的管理模式等方面的建设。

饭店长期(2年)

届时,饭店运营已经步入稳定良好的状态,随着企业的势力与影响力的增强,服务范围不再能满足潜在顾客的需要时,以特许经营的方式,开拓新的市场空间,扩大饭店的辐射范围和影响力。

三、发展战略

1、本饭店开业之前,要作广告宣传,因为主要客户群是针对学生的,而学生中信息传递的速度与广度是很大的,所以宣传上可不用费太大的力度,只需进行传单或多媒体等形式的简单广告即可。

2、本饭店采取自助餐的方式,免费茶水和鲜汤。并且米饭的质量相对竞争者要好,可采用不同的做法,使口感与众不同,以求有别于竞争者,给顾客更多的优惠,以吸引更多的客源。此外,本饭店还根据不同的节日而设定富有特色的情侣套餐,这也将成为本店的一大特色。3、有许多学生习惯于三点一线的生活方式,许多时候为了节约时间会选择最近的就餐地点而不愿到较远点的餐馆,所以在地理位置选择上不会与学校大门有太大的距离。饭店在适当的时候还将推出送外卖的服务,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得做法。如:若有三份以上(包括三份)的叫量可以免费送货上门,单独叫外卖的需交付一定的送货费,这样还有一个好处,如有一人想叫外卖,为了不出送货费则会拉上另外的两份外卖,如此也是能增加销量的。

4、饭店使用不锈钢制的自助餐盘,即节约又环保,而废弃物也不能随便倾倒,可以与养殖户联系,让其免费定期收取,如此可以互利。据悉,竞争者在这方面做得并不到位,因此良好的就餐环境是可以吸引更多的顾客的。

5、暑假期间虽然客源会骤降,但毕竟还有部分留校学生、附近居民以及打工人员,届时可采取减少生产量,转移服务重点等方式,以改善暑期的经营状况。寒假期间就考虑修业一个月,已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支出。

6、市场经济是快速发展的,变化的,动态的,因此要以长远的眼光看待一个企业的发展并进行分析,制作出长期的计划,每过一个阶段就该对经营的总体状况进行总结,并做出下一步计划,如此呈阶梯状的发展模式。在经营稳定后,可以考虑扩大经营,增加其它服务项目,并可以寻找新的市场,做连锁经营,并慢慢打造自己的品牌,可以往专为学生提供饮食的餐饮行业发展,总之,要以长远的眼光看待问题,如此才能有企业的未来。

四、饭店管理结构

店长兼收银员1名,厨师1名,服务生2名。经营理念侧重于以下几点:

主要的文化特色:健康关怀、人文关怀

主要的产品特色:具有食疗保健功能的素食餐品主要的服务特色:自助形式、会员制的跟踪服务主要的环境特色:具有传统文化气息的绿色就餐环境五、市场分析

在大学中的食堂的饮食一直是个问题,大学的饮食质量不高已成为公认的问题,仅仅是满足了学生们的温饱问题,而质量却远远没有达到学生们的要求。本企划就是根据这一点,为了保障大学生的饮食安全,提高大学生的饮食质量,旨在为高校大学生提供价格低廉安全高质并富有特色的食品,并且同时为各高校提供一定的勤工助学岗位,帮助贫困生更好的完成学业。优势与劣势:

优势分析:本饭店经营解决了学校食堂饭菜口味单一等问题,也无流动小摊卫生没有保证的担忧,并且与食堂同样方便快捷,节约时间。另外,本饭店采用自助选择方式,应该很容易受到顾客欢迎,并能节省部分人力资源。简洁舒适的装修将是饭店的一大特点,学生普遍喜欢在干净、服务态度好的餐馆就餐,因此令人满意的服务也将是本店的一大特色。另外本饭店提供的是绿色,健康的食品。也是符合社会绿色生态的观念,比较适合注重健康的大学生。此外,学校食堂有明确的就餐时限,而校外很少有餐馆出售早餐,因此在校外的本店则可以较容易地抓住这部分因时间差而导致丢失的市场份额,换句话说就是由在就餐点前后的一段时间要就餐的潜在客户群所产生的市场份额。

劣势分析:由于刚起步,快餐店的规模较小,如就餐的人力资源、服务项目等都比较有限。而校区内外的竞争也是比较激烈的,因此还存在着不小的劣势。另一方面,因为学校假期是固定的,寒暑假期间的客源会骤降,而寒假期间会比暑期更少,这将会是一个比较难以解决的问题。

机会分析:据我们的市场调查与分析,本店产品的市场需求是存在的,并具有一定的竞争力。而作为一个学生这个客户群中的一员,所以更能了解顾客需要什么样的产品和服务,从这些方面来看,是应该是很有机会挤入该餐饮市场的。威胁分析:饭店的服务与产品质量的高低与经营成本又有直接和必然的联系,如此则产品价格必然不会比竞争对手低,虽然总体上价格并不会太高,但相比之下,客户的经济承受能力就成为一大考验了。并且,成本与利润也是直接挂钩的,盈利的多少则又是能否在竞争中生存下去的一大决定因素。再者,各地风俗与饮食习惯的不同,又产生了另一个问题,即是否大多数顾客都能对产品认可或满意呢,这也是需要接受考验的。

五、促销和市场渗透促销策略:

前期宣传:大规模,高强度,投入较大。后期宣传:重视已有顾客关系管理,借此进行口碑营销。定期具体活动的策划和组织如赞助学校组织的晚会借此进行宣传,通过活动时时提醒顾客的消费意识。针对节假日,开展有针对性的促销策略如发传单等。

六、财务状况分析

1.据计算可初步得出饭店开业启动资金约需100000元(其中包括场地租赁费用,餐饮卫生许可等证件的申领费用,场地装修费用,厨房用具购置费用,基本设施及其他费用等)。

2.运营阶段的成本主要包括:员工工资,物料采购费用,场地租赁费用,税,水电燃料费,杂项开支等。

3.每日经营财务预算及分析

据预算分析及调查,可初步确定市场容量,并大致估算出每日总营业额约1000元,收益率40%,由此可计算出投资回收期约为8个月。

七、营销组合策略

有形化营销策略:

由于本饭店的经济实力尚弱,因此初期将采取避实就虚的营销战略,避开大量的硬广告营销,而采取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承诺营销进行产品宣传。通过菜单、海报、文化手册、广告、促销活动等向消费者进行宣传、倡导天然产品的经营宗旨与理念。技巧化营销策略:

做出持续性、计划性将决定本饭店在避免普通饭店的顾客忠诚度不高的缺陷方面具有先天的优势,为了使本饭店能够在顾客心目中树立起权威感和信赖感,本饭店将会建立一套完整的会员信息反馈系统,实现营销承诺:l、顾客反馈表。在服务中严格要求工作人员树立顾客第一的观念,认真听取顾客意见。

2、将顾客满意进行到底。树立顾客满意自己才满意的观念,做到时时刻刻为顾客着想。

3、建立饭店顾客服务调查表,定期由营销部专人负责对顾客进行跟踪服务。九、大力打造绿色食品的品牌形象

本饭店的原料主要以果蔬、豆类、菌类为主,是当今最受欢迎的绿色天然无污染食品,尤其本饭店是以保健为主的饭店,因此在原料的选择上需要专业的知识和技术投资,这样才有利于采购到新鲜、天然、无污染的绿色食品。根据饭店企业竞争激烈、模仿性强以及食疗产品具有的时节性强的特点,实现对企业的外显文化和内隐文化的有机整合,加强企业的品牌保护意识与能力。围绕健康、绿色为核心的'品牌特征,饭店通过树立绿色形象、开发绿色产品,实行绿色包装,采用绿色标志,加强绿色沟通,推动健康消费来实现营销目标。作为一个饭店开展绿色营销,我们有着天然的优势,本饭店将严格贯彻绿色饭店的标准,无论从原料采购、食品加工还是卫生环境,都将严格把关。努力营造出朴素典雅又不失时尚的就餐环境,通过对饭店设计的布局、装饰风格、温度等,体现健康绿色的理念。

推广保健知识、宣传绿色文化:

本饭店将在营销过程中,围绕21世纪的餐饮主题养生、健美、绿色三个具有社会意义的知识点,对消费者进行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宣传,从而引导顾客的消费取向。通过进行专题讲座、手册宣传、公益活动等方式将以上餐饮知识宣传出去,同时注重借此机会加大对绿色产品的宣传介绍。推广、倡导健康科学的饮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中的养生文化。对产品、饭店、服务进行文化包装,传播饮食文化。从而获得进一步的发展机遇与条件。

八、发挥绿色饭店的价格优势

本饭店的目标人群为学生以及城市居民。考虑到市场上餐饮产品、保健品的价格因素,本饭店的产品定价将处于同类产品的中低价位。占领一定的市场份额,形成规模经济效应,以低成本获得高利润。在产品的价格及其组合上,我们是依据消费者不同的消费层次和需求,加工、提供各种具有食疗保健价值的营养餐品,其中在价格的制定上我们严格按照原料的利用率来计算,比如果蔬的去根多少、是否去皮、去叶,最后厨房的加工程度,为消费者提供每份6-10元不同餐品组合的标准,顾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素食食品。

九、店面设计视觉识别

店名:一方面应该和自己的经营业务有紧密的相关,另一方面要照顾到经营的场所是在校园内部,要贴近校园特色,易于为校园群体喜爱和接受,店名应有格调,意味悠长。

颜色:以黄色,红色,橙色等暖系色调为主,辅以轻快活泼的冷系色调。彰显时尚,潮流,雅致,品位。

店面布局

恰当运用灯光,地毯,隔断等元素,尽量一方面有效利用空间,一方面显得错落有致,不显开阔平淡之感。可适当设计一些较为私密的桌位,然长时间逗留的顾客充分享受那份怡然自得的情调。分区布局,让每个细分群体的消费者都有自己喜爱的角落和桌位。

灯饰和灯光:灯饰是饭店厅装饰的重要元素,选择各种不同样式的灯饰可以有效增饭店的美感。灯光是烘托饭店气氛的重要部分,可以选择不同颜色的灯光,烘托出饭店宜人的气氛。同时,顾客应该保留在自己的空间按照自己的要求调节灯光的便利。

墙面装饰和窗帘:按照季节及时调整,各种织物材质,图案,颜色尽量显得和谐,显示饭店的格调,贴近消费者感官享受。

桌位:桌位设计和摆放应该总体上和谐,个体上有差异,避免给消费者大排档那样的感受。

工艺品摆放:工艺品的选择应该贴近饭店气氛和消费者偏好,烘托出饭店的品位。

餐具:干净,整洁,应该体现咖啡厅特色或者形象

背景音乐:以浪漫,柔和的轻音乐为主,响度适中,切合季节变化和咖啡厅格调。

十、总结

提倡绿色、健康的餐饮文化,提供健康有机的菜色,为本店在市场上站住脚提供了一大助力。通过稳中求进的经营理念使本店在以后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经济,人际,市场的基础,为以后开分店打下一定的基础。

创新创业情况报告 第9篇

一、围绕项目落户,着力推行“争抢式”服务机制。

在现今日益激烈的招商引资大比拼中,没有“争”的精神和“抢”的意识是难以取得成功的。为此,在招商引资实践中,我们树立“争抢”理念,突出“一把手”招商,始终坚持把全天候、全方位、全过程“三全”保姆式服务贯彻于招商活动始终,以优质高效的个性化服务打造招商引资的“金字招牌”。一是“抢”早。一开春单位主要领导亲自带队分赴江苏、广东、浙江等地拜年招商,认真做好“产业对接”和“返乡创业”两篇文章。细心帮助客商分析产业发展前景,权衡项目效益和利弊,从而增强来我县投资的信心。二是“争”亲。主要领导坚持定期与老板电话互动,每到节日给老板送贺卡,每逢年节亲自上门祝福,适时邀请老板到考察了解,以增进园区和客商之间的感情和亲情。三是“抢”客。只要有合适的客商进到境内,不论远近亲疏,只要沾得上边,经常连夜赶赴客商下榻地拜见客人,用真诚感动客商,将他们抢回园区考察做客。不瞒大家,在我们,时常有去车站、机场“抢”客的感人情景。四是“赶”快。园区为了企业进园入户,专门成立了帮扶工作小组,对招商引资项目进行统一调度,按照“一次性受理、内部循环、限时办结、归口汇总”的原则,形成抢时间赶进度的办事风格。今年1-12月份,我委新增落户项目5个,占年计划的500%;新增投产项目2个,占年计划的200%;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89万元,占年计划的148%。

二、围绕项目建设,着力推行“靠前式”服务机制。

项目落户园区后,为确保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园区在城南、城北、河西分别成立了项目建设指挥部,实行“五定一抓”的`帮扶制度。即“定项目、定专班、定责任、定目标、定时限,一抓到底”,全力协调解决好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只要有项目建设需要,一切常规都可打破,指挥部建在现场,帮扶人员驻守工地,一天工作8小时不够,就采取朝6晚9工作制,甚至通宵跟踪服务。在供地、供水、供电、规划设计以及项目安营扎寨,组织施工,安全保障等方面全方位跟进。几个重大项目如金龙铜业、南方水泥、赣江铜业都做到了当年购地、当年开工、当年投产的高效快速建设成就。

三、围绕项目投产,着力推行“贴心式”服务机制。

积极树立“三分招商,七分安商”的服务理念,对建设投产企业,园区实行领导包片、部室包区、干部挂点、全程帮扶的服务机制,每年组织一支帮扶调研队伍,深入每家企业,详细了解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尽心尽力为企业排忧解难。每年召开两次企业家座谈会,面对面进行沟通。今年在应对洪涝灾害过程中,夜以继日到现场处置险情15起,挽回经济损失500多万元,汛期过后,立即深入受灾企业详细了解受灾情况,帮助受灾企业制订恢复生产计划,在最短时间内使企业得以走上正常生产轨道。今年,南方水泥投产后,有100多员工下班要回河东,下班时间比公交车收尾时间要晚,园区及时与汽运公司协调,调整了公交车收尾时间,使员工得以安心上下班,受到企业好评。

四、围绕行政效能,着力推行“规范式”服务机制。

始终把加强机关效能建设作为转变机关作风、创优发展环境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采取多种措施,较真碰硬,大力推进机关效能“三项制度”、“四条禁令”的落实。一是推行机关效能承诺制。要求全体干部职工一一签订“效能承诺书”,每人缴纳效能保证金1000元,以硬规章定硬纪律,强力推进机关效能建设。二是实行每周报告制。要求各部室切实将每周工作完成及下周工作计划情况进行认真梳理,杜绝打滥仗和扯皮现象发生。每周一召开工作分析会,完成了的、未完成的、完成不了的、需延期完成的,均据实报告,集中分析讨论,将每项工作抓到实处,将责任落到实处。三是保持督查的强态势。专门成立了以党工委副书记为组长的机关效能督查组,坚持明察暗访,每天就机关干部职工遵守工作纪律、执行首问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失职违纪追究制等“机关效能建设八项制度”情况进行督查,对督查中发现的违纪个人,一律严惩不贷。四是抓好创业环境监测。进一步健全环境监测机制,积极对接“省优化发展环境监测”,对部门及单位的行政行为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监测,不断规范监测工作,切实履行好优化发展环境的监测职责。同时,在园区机关悬挂了“有事请找我,我为您服务”的帮扶牌,将帮扶人照片、联系方式、职责内容和监督电话对外公开,畅通服务渠道,明确服务职责,从而全面提高服务水平。

创新创业情况报告 第10篇

按照XX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在全省开展就业创业培训工作专项检查的通知》要求,我科对照检查细则,进行认真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培训机构情况:

XXX劳动就业培训中心成立于XX年,是一所集职业(就业)培训、创业培训为一体的培训中心,培训中心于XX年被市劳动局认定为下岗失业人员培训机构。培训中心位于XXX城南人民路,固定资产1200万元,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综合服务大厅建筑面积400平方米;办公室26间,总面积为800平方米;理论教室10间,建筑面积200平方米,实训教室1间,实训教室固定资产总投资100余万元,建筑面积400平方米。

XX培训中心教学设备先进,专业设备齐全,有各种教学设备220余套(件),果树修剪专业实习场地10余亩。,培训中心工作人员撰写了商品营业员、计算机应用、初级电工、电焊工、建筑行业、酒店服务与管理、社区保洁等专业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并顺利通过了榆林市就业培训中心的答辩。

二、培训工作措施落实情况

1、健全完善促进就业的政策体系。

年初联合人社局印发了《关于下达XX培训任务的通知》、《关于下达农村劳动力转移指标的通知》,把就业目标任务层层分解下达,继续将扩大和稳定就业作为政府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实行月报告,季调度,半年督查、年底考核,确保就业工作有序扎实推进。

2、抢抓机遇,加强就业培训力度。一是利用各类培训资源,积极开展培训活动,有针对性地进行就业创业培训,提高劳动者和创业者的就业创业能力和素质;二是坚持培训一批就业一批的原则,健全完善新一轮就业创业体系,及时做好就业信息的调查、摸底、介绍工作,实时把握动态信息,在企业与群众之间牵线搭桥;三是加大培训经费的投入,依

托师资力量与资源条件较好的培训学校,加强就业培训指导,提升就业培训水平和质量。

3、充分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

近年来,我科着力在提高创业能力上下功夫。将创业培训逐步向县区、乡镇(街道)、社区基层延伸,培训对象扩大到下岗失业人员、返乡农民工、未就业的大中专毕业生等人员,先后举办了下岗失业人员、大中专毕业生、农民工等特色创业培训班,在优化创业服务上求实效。建立了创业人员扶持档案,做到家庭住址清、联系方式清、技能优势清、发展项目清、经营状况清。

4、着力抓好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

全面启动了以返乡农民工为重点对象的“特别职业技能培训计划”,将全年农民工技能培训任务层层分解到县区及乡镇,就业培训中心对返乡农民工开展“订单式”、“定向式”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把农民工技能培训、鉴定发证和转移就业结合起来,实行“三个对接”:即任务分配与定点培训机构对接;培训与技能鉴定对接;培训与就业对接,提高了农民工培训就业质量。狠抓转移就业工作,培育特色转移就业品牌,加强与昆山、北京等地区的劳务合作关系。

三、存在的问题

1、基层劳动保障工作基础薄弱。目前,我县乡镇劳动保障平台建设滞后,行政村没有建立劳动保障工作站,没有

配备专职人员,缺乏专项工作经费,难以满足农村劳动者对就业培训的需求。

2、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迫在眉睫。全县尚有不少应届高校毕业生面临“毕业即失业”的困境,由于高校毕业生市场就业意识相对滞后、社会影响较大,家庭困难毕业生未就业带来的问题更加突出,所以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3、农民工和困难群体就业面临新的困难。尽管绝大数返城农民工已找到工作,但收入水平下降,工作状况不稳定的情况比较普遍。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1、继续贯彻执行国家有关促进就业再就业的政策和规定,筹集和使用好各类专项资金,加强资金监管和制度建设。充分发挥好政策和资金在促进就业中的杠杆和导向作用。

2、着力理顺有关工作机制和管理机制,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共同做好促进就业的各项工作。

3、加快我县乡镇、基层劳动保障服务平台的建设力度,尽快将就业服务工作覆盖延伸到基层一线,便于我县就业工作体系的健全和完善。

创新创业情况报告 第11篇

近年来,广安市高度重视创业创新工作,各类有创业创新愿望的城乡劳动者提供创业培训,对符合条件的大学生创业创新,每个创业项目给予创业补贴。截止目前,广安市开展创业培训1058人,享受创业补贴59万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970万元,大众创业出现了遍地开花的良好势头。

一、主要措施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着力营造大众创业氛围。成立了以市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市直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行动协调推进领导小组,明确了职责分工,强化了工作措施。把“创业、创新、创优”和“苦抓、苦创、苦干”的“三创”“三苦”精神贯穿于全民创业教育始终,开展了系列创新创业文化活动,广安市上下形成了以政府创新思路,政策引导发展,社会营造环境,为大众创业创造了良好氛围。

二是突出政策指导,着力优化大众创业环境。目前《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实施意见》已通过市政府研究,送达市委常委会,预计本月将正式颁布实施。实施意见明确了广安到20__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主要任务和相关部门职责,着力为大中专毕业生、城乡复退军人、妇女等特殊群体和小微企业量身定制创业扶持计划,初步形成了囊括“工商税费减免、财政金融扶持、创业基地建设、目标考核管理”的全民创业扶持政策体系。对创业主体坚持“能免则免、能减则减、能放则放、能补则补”的原则,区别不同情况减免有关税费,放宽投资创业领域、项目审批管理、投资创业注册等限制,对符合条件的给予相应的房租、水电等补贴,这些措施有效降地低了创业门槛,激发了劳动者创业热情,为支持中小微型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非公经济发展和扶持各类人员创业奠定了扎实的政策基础,大创业环境进一步优化。

三是推进市县园区(基地)建设,着力搭建大众创业平台。一是完善窗口建设。市、县两级全部挂牌设立了“创业指导服务中心”,在政务服务中心、乡(镇)劳保所设立了创业服务窗口,推进创业公共服务向基层延伸,逐步形成了创业服务市-县-乡三级全覆盖。为创业者提供政策咨询、项目选择、创业培训、开业指导、融资服务、跟踪扶持等创业指导服务。二是推进园区(基地)建设。广安市努力加强创业孵化园区建设,完善园区保障要素,着力构建一批产业特色突出、承载能力较强的创业孵化园区,为初创企业提供低廉的创业场所。目前,广安市已建成省级创业孵化园区3个。

四是强化资金扶持,着力破解大众创业瓶颈。一是对符合条件的大学生创业,每个创业项目给予1万元创业补贴,最高补贴可达到10万元。二是为创业者提供创业担保贷款支持,为符合条件的创业者提供最高10万元,最长2年的财政贴息创业担保贷款。

六是加强创业服务队建设,着力提升创业服务指导水平。一是成立创业指导专业志愿服务队,今年以来广安市各地组织建立了以企业家、专家学者和部门专业人员为成员的创业指导专家志愿团队伍,制定了创业专家志愿团管理办法,加强了创业指导服务。二是着力扩大专业服务志愿队队伍,为不断壮大创业培训师资队伍,提升创业培训教学水平,提升服务能力,今年已组织13名人员到省上参加创业师资班培训学习,4名老师被评为创业培训讲师。

在深入推进大众创新创业工作的实践中,我们深深地感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是根本。正是由于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把扶持大众创新创业工作作为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才能形成人人尊重创业、人人参与创业、人人支持创业的生动局面;政策创新是关键。正是由于勇于担当,敢于创新,扶持创业的政策才更加给力,才能营造更加优良的政策环境、更加宽松的创业氛围;建设园区(基地)是抓手。正是由于建设了一批工业创业园、农民工创业园、大学生创业园和创业一条街,才使政府扶持大众创业有阵地,抓创业工作才有着力点;管理服务是基础。正是由于优质、高效的创业服务,才壮了创业者的胆气,减少了创业风险,提高了创业成功率。

二、存在问题

(一)创新创业的氛围不够浓厚

从企业层面看:有的得过且过、“小富即安”思想比较严重;有的怕担风险,在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管理创新等方面舍不得投入,不敢闯市场,不敢创大业;有的想创新但无良策,“心有余而力不足”。从社会层面看:不少人存在“小富即安,不富也安”的思想,甚至嫉能妒富;有的缺乏创业勇气和耐力。从干部层面看:有的缺乏事业心,习惯于按部就班、因循守旧,开拓意识不强;有的缺乏主人翁责任感,习惯于当评论员,实干意识不强;有的`缺乏公仆精神,习惯于“老爷”作风,服务意识不强。

(二)创新创业的基础不够扎实

1、科技创新服务能力薄弱。科研所实力不强,科技资源不足,创新公共服务能力滞后。

2、创新创业的投入不足。创业融资难,特别是对初次创业和起步不久的中小企业来说,因为达不到银行规定的贷款条件,如提供抵押、担保,要求健全的财务制度或者销售合同等,所以很难从银行获得资金支持;企业科技投入不足,据20__年广安市_科技统计监测年报资料显示,广安市的科技经费投入仅27453万元。

3、创新型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关键性人才严重不足。据广安20__年科技年报显示,调查的487户工业企业中,有R&D活动的企业仅为15家,有科技机构的企业仅为14家;R&D人员合计仅为825人,占调查单位从业人员数的,其中参与项目的人员为749人,参加研究的仅为153人。

4、创新创业的服务不够有力。审批繁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虽然经过近几年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审批事项大幅减少,审批流程得到了简化,但从调查情况看,仍存在一些问题。政府部门与部门,部门与园区在行政审批方面一些关系还没有理顺,目前本市虽然具有审批职能的部门已进驻政务服务中心,但仍然存在对窗口授权不充分,不全面、不到位的问题,当场办结率不高。

(三)知识产权得不到有效保护。

企业最担心的是花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新产品开发后,其知识产权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影响了企业自主创新积极性。如五金机电、玩具类产品,由于比较容易被模仿,所以一只新产品研制成功,很快就能被其他企业模仿,引起低价倾销、无序竞争,严重挫伤了企业创新的积极性。许多企业还反映,发生专利纠纷时不愿意打官司,一方面是因为费时、费力、费钱,另一方面是因为产品更新换代快,就是官司打赢了,也错过了产品生产的黄金时期,没有什么实质性意义。

三、全面推进创业富民、创新强市的建议

广安市创业、创新工作应紧紧围绕国家、省市部署,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深化重点领域改革,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实施创业广安行动,有效整合资源,集成落实政策,完善服务模式,培育创新文化,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搭建创新创业转化孵化平台,构架创新创业生态体系,形成想创、会创、能创、齐创的生动局面,实现新增长、扩大新就业,促进广安市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一是创造条件加强基层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就广安市来说,各级就业创业服务机构服务方式单一,服务手段落后,乡村两级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建设滞后,无专职工作人员,无经费保障,无固定办公场所,基层就业服务平台不能更好地为各类就业困难人员提供就业服务。进一步加强市、县、乡、村四级大众创业服务平台建设,从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办公设施、经费保障、工作职能、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出台相关政策规定,并限期抓好各项措施的落实,使基层大众创业服务平台切实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是强化政府推动创业工作的责任机制。要把创业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目标管理范畴,建立奖惩制度,落实政府抓就业创业工作的第一责任,把创业扶持资金的投入作为重点进行考核。要建立创业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特别要强化各职能部门的责任,避免部门各自为政单打一现象的发生,努力形成上下沟通、左右联动的大众创业工作长效机制。

三是加大创业扶持资金投入渠道。将各类创业扶持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列入各级政府年度目标考核,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大众创业的力度。继续认真落实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加大对各类创业者的支持力度,放宽贷款条件,提高贷款金额,简化反担保手续,降低贷款门槛,强化担保基金的独立担保功能,适当延长担保基金的担保责任期限,落实银行贷款和财政贴息,重点支持吸纳带动就业较多的初创企业。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的作用,更多支持创业者创办实体。要鼓励企业、行业协会、群团组织、社会投资人等以多种方式向各类创业者提供资金支持,破解创业者融资瓶颈。

四是发挥创业典型引领示范作用。对创业先进典型采取政府奖励、组织巡回演讲、纳入创业专家团队伍等措施,积极发挥创业典型者的引领示范作用,在全社会形成创业创新的浓厚氛围。

创新创业情况报告 第12篇

一、项目介绍

项目名称:林地生态养鸡

经营范围:土鸡、土鸡蛋

项目负责人:

项目投资:10万元

场地选择:下孤山林地

二、市场分析

1、市场需求分析

随着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准产生了不断变化,特别是吃食方面,普遍追求无公害和土味、野味,生态土鸡养殖场正是迎合人们对“土”字的要求,利用优质鸡苗,在环境优美,无污染的大自然放养,在林地间可食天然虫草,蚱蜢、蚯蚓等,又以补饲玉米、稻谷、地瓜、糠麸等杂粮为主要饲料,运动充足,山地放养时间为4个月以上。所以,其鸡体紧凑,羽毛光亮,眼大有神,皮簿骨细,肌肉丰满结实,脂肪沉积适度,酮体漂亮,肌肉中氨基酸含量高,而且品质细嫩、口感好,味道鲜美,风味独特,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同时,由于土鸡和土鸡蛋营养丰富,是少年儿童发育和老年病后恢复的进补品,有着与圈套养鸡所不能具备的特点,因此,该产品在市场上供不应求,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2、市场竞争与效益分析

经济效益分析:年饲养12000只土鸡,需鸡苗、饲料、防疫费等生产成本7万元,其产出土鸡、土鸡蛋收入为14万元,除去成本,获利7万元。因此,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分析:林地无公害食品是当今社会人们在吃食方面所想往的,林地放养土鸡正是迎合了社会的需要,满足人们的需要,对增强全社会体质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果园间放养土鸡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和害虫防疫,因此,建规模土鸡放养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

生态效益分析:林地放养土鸡有利肥沃林地,吃食害虫,具有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

3、养殖与环境的互利

在林地放养土鸡不但可以节省饲料,而且达到无公害使鸡肉味道鲜美,具有丰富营养价值.据调查一只鸡一到两个月可排粪公斤,而鸡粪是一种优质的有机肥,其含氮、磷、钾各种元素,将鸡粪发酵后施肥农作物可直接吸收,促进肥料和养分的分解,让作物根系尽快吸收到养分。

三、项目计划

1、近期计划

在一年之内,将养鸡场办成养鸡企业。以每月进1000只优质鸡苗饲养,采用滚动式发展做到月月批量销售,在已有销售渠道发展成为一个具有特色的绿色食品品牌。

2、远期计划

在三年之内,建立土鸡,林地以及其他家禽多样化综合发展模式。养殖企业将利用荒山、林地,用土鸡粪以便发展和绿化林木。另外,本企业将进行土鸡产品深加工,如速冻土鸡,土鸡等,增大产品的附加值,提高经济效益,最终成为立体的生态的多样化的综合养殖企业。

四、成本预算

1、薪资预算

饲养员2名,技术员1名,月薪1000元。

2、投资预算

说明:投资预算按一年的时间计算。

(1)场地建设费:5000元

(2)值班室、饲料间:6000元

(3)运输车一辆:20000元

(4)按月饲养土鸡1000只计算:鸡苗3000元,玉米,糠麸等饲料1万,水电费20__元

(5)网子,料罐,油费等其他杂费3000元

综所上述,一年的投入资金需要万。因为土鸡在一年内分为几批饲养,所以前期投入资金不需要万。按鸡苗,疫苗药品,饲料三种大宗耗费计算,第一批土鸡需要万元,前期投入资金约为5万,鸡场总投入为万,另有2万流动资金。(注:在市场分析中的成本不包含农用车费,固定场所费用是折合计算的。)

3、经营成本预算

年饲养土鸡12000只,总成本为万元。

五、风险预测

1、经营风险

(1)选择经营场地的地理位置是否合理;

(2)蛇鼠等害物的侵袭;

(3)鸡苗是否高数量存活;

(4)疾病的防治是否到位;

(5)销路是否畅通;

(6)饲料等物品的价格是否低廉,实际投资是否超出预算;

(7)管理制度是否完善。

2、控制办法

(1)选择经营场所必须进行实地考察,多选几个点,多提几个方案,请专家评价选最佳方案。

(2)鸡舍设置合理,场地进行蛇鼠防御工作。

(3)采取优质鸡苗,提高工作人员育雏技术,建立科学、高质量的育雏室。

(4)聘请专业土鸡疾病防治技术人员,将疾病防治工作放在重要位置。

(6)囤积饲料,多家比较,合理购买,对每次投资要进行经济核算,在预算时要宽松或上下互补。

(7)采取先进的管理制度,合作社—农户—雇员相结合的模式。

六、市场营销

1、营销策略

大户与散户相结合,组建专业合作社,增加商品产量,逐步扩大市场,最终打造品牌。

2、营销方式

(1)熟人推荐:利用熟人介绍。

(2)公关营销:利用鸡贩子关系,由鸡贩推广营销。

(3)宣传推广:到各乡镇、城市综合市场进行宣传推广工作,特别是城市里主要的综合市场的宣传。

(4)酒店宣传:到酒店、餐馆、农家乐等地方宣传。

(5)人员推销:直接推销。

(6)街道设点:在主要综合市场设立销售点,进行直接销售。

3、经营计划

(1)将养殖林地发展成2个,形成轮换放养模式。

(2)联系小贩和大的收购户,稳定销路。

(3)成立养鸡合作社,实现规模化经营。

(4)设立街道销售点,提高经济效益和知名度。

(5)联系酒店、餐馆等,建立固定的买家。

(6)近期计划完成,将实施远期计划,最终建立多样化综合养殖企业

▼私立幼儿园创业项目计划书

一、办园简介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学前教育越来越来受到人们的重视,幼儿园发展迅速,然而,城乡幼儿教育存在很大差距,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农村,学前教育存在着诸多问题急需解决。为此,我们计划在乡村创办一所拥有现代教育理念的幼儿园。

幼儿园拟建在县乡村的交接路口,面向周边各村适龄儿童,使其接受正规的教育。我们以的_活教育_为理念,本着自主游戏、综合课程、愉快教育、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原则、强调游戏的作用,重视幼儿实践能力的培养,制定符合幼儿发展特点的教学方案,以达到_健康成长,快乐学习_的目的。

为了使幼儿更健康的成长,我园推出_家园合作_的新形式--_妈妈课堂_,使幼儿家长了解到幼儿发展的规律和特点,给幼儿提供良好的成长空间;充分利用农村的资源,让孩子接触大自然,体验生活;开办亲子班,增加父母与子女间的了解与沟通;加强同其它幼教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引进先进的教学手段;建立自己的网站和论坛,及时得到各方面的反馈。

二、当前学前教育形势及国家政策

当前,全球范围内越来越重视教育事业,学前教育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许多发达国家学前教育已达到较高水平,我国学前教育事业也得到一定发展,虽然我国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学前教育水平较高,但就我国整体而言仍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创新创业情况报告 第13篇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全民创业工作的深入推进,女性创业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和特点。在服务女性创业的过程中,xx县妇联作了一些调查分析和基本思考。报告如下:

一、xx县女性创业现状与特点

1、女性创业主体增多。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女性创业者不断涌现,她们充分发扬勤劳、勇敢、智慧的优良传统,主动适应经济结构调整,自觉提高自身素质,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实现了由农民和市民向产业经营者的转变。据了解,目前全县有女性创办企业750多家,女个体工商户9200多户;省、市巾帼创业示范基地26个。

2、女性创业领域拓宽。随着女性创业者的不断增多,以及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提高、眼界的日益开阔,女性创业领域也在不断拓展。她们不仅在针织服装、美容美发、商业服务等女性创业比较集中的领域长袖善舞,更有很多巾帼不让须眉的女性创业者拓展到机械制造、规模种养殖业、房地产、外贸流通、电子信息等各行各业,创业妇女在更宽、更广的领域中创造社会财富,展现巾帼风采。

3、中青年女性成为创业主力军。在接受调查的创业女性中,30岁以下的占,30至40岁的占,40至50岁的占,50岁以上的占。可见,中青年女性创业者群体己逐渐成为女性创业者中一支重要的力量。

4、女性创业带动就业明显。女性创业大多集中在针织服装、美容美发、商业服务、规模种养殖业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加之近年来各级妇联组织大力培树各类巾帼创业示范基地和开展巾帼创业就业援助行动,切实为女企业家、女能手搭建用工平台,帮助城乡富余、未就业妇女实现就业,带动妇女在家门口增收致富,女性创业带动就业的效应倍增。

二、xx县女性创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女性创业总体数量偏小。调查显示,创业者数量上表现明显的“男多女少”特征,全县女性创业者约占全县的,规模企业更是屈指可数。调查还显示,女性准备创业、想创业、敢创业的人员跟男性相比也相对较少。

2、女性创业做大做强不多。主要表现在被调查的女性创业者多选择比较容易进入行业,所需资金较少,科技含量低。加之思维层次不够,格局低,多采用传统管理和经营模式,产品主要以中低档为主,产品附加值低,创新能力不强,这从一定程度上导致企业发展的潜力不足,难以做大做强。

3、女性创业资金不足。女性创业者在投资创业时比较谨慎,大多初始资金往往来源于个人和家庭的劳动、经营所得的积累,或者通过银行贷款、朋友借支等途径筹措。虽然妇联等有关部门可以提供“妇女小额贷款”和担保贷款,但资金额度有限,成为制约女性创业的瓶颈。

4、女性创业缺乏项目途径。从调查中看,由于女性与外界的接触面相对不宽,获得信息的渠道少,女性创业不乏有四种途径:靠亲戚朋友带、自己盲目投资或随大流、靠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推介、相关媒体报道。部分女性虽有创业的愿望,但是由于对市场需求不能准确把握,因此无从自我定位,使她们处于一种有想法而无行动或者有行动而无方向的半盲目状态,这种现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女性创业的难度。

5、女性创业受传统观念和水平能力束缚。调查显示,在很多家庭中,男劳力外出打工,家庭中老人的照顾,孩子的教育都有妇女承担,使广大妇女缺少创业的基础条件。部分女性对自主创业存在着畏难情绪,思想保守,满足现状,担心投资不赚钱,害怕失败。女性创业的主动性和客观条件的不足,限制了女性创业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女性文化程度相对于男性仍然偏低,由于缺少专业技能培训和教育,很多女性没有创业所需的一技之长和相关创业知识,这些都进一步局限了女性在发展经济中的潜力和作用,阻碍了女性创业发展。

6、女性创业利用政府的扶助资源程度不高。一方面妇联作为直接服务组织,在手资源很少,帮扶力道不够。另一方面,女性在相关信息的搜寻或取得上的渠道较弱,政府也存在着“看大不看小,看外不看内”现象。而且,从政策层面上看,女性无明显优势,创业女性期待政府进一步优化环境,对女性创业者提供政府投资基金或税后减免,给予企业更多高效服务和宽松政策。

三、下一步建议措施

1、激发创业动力,以宣传促动创业。注重宣传的多样化,一方面做好创业优惠政策的宣传,通过编印发放《创业政策汇编》、《女性创业指导手册》等,让创业贷款、创业补贴等政策进村入户,人人知晓;另一方面通过报纸、网站等媒体的宣传,营造知创业、想创业、敢创业、创大业的氛围。创新宣传方式,注重宣传效果,通过拍摄女性创业专题片,组建巾帼创业宣讲团,举办“巾帼建新功”演讲比赛、“巾帼自主品牌评比”、“创业设计大赛”等活动,让更多的城乡妇女增强创业欲望,提振创业信心。

2、培树创业典型,以典型引导创业。大力挖掘创业典型和创业成功事迹,通过评选表彰“十大巾帼创业明星”、“百名创业致富女能手”、举办巾帼创业事迹报告会、在报纸开办“巾帼风采”专栏等,让创业成功者深入社区(村)现身说法、抓点带面等方式传播创业精神,宣传创业事迹,使妇女走近创业典型,感受创业成果,有榜样可学,有经验可取,激发创业动力,克服畏难思想,从而形成创业的热潮。

3、提高创业能力,以培训推动创业。依托县全民创业指导服务中心,牵头妇联、人社、农委、科技、教育等部门联动加强创业培训工作,量质并举,形成“创业普训”长效机制。在创业培训方式上,实现从培训学员到培育市场、从理论培训到创业实训的转变,更好地发挥各级各块创业实践基地和创业孵化园作用;在创业项目带动上,实施一地一品工作方式,从注重个体帮扶到注重项目带动转变,扩大帮扶工作面。比如,通过举办“网上创业”培训班项目,带动进行“淘宝式创业”,通过举办美容、服饰创业培训,实现一条街联动创业等。

4、完善政策体系,以服务支持创业。进一步发挥县全民创业指导服务中心和县巾帼创业指导服务中心作用。落实创业贷款、创业补贴等各项创业优惠政策时,向女性创业者予以适当倾斜。推动增加妇女小贷担保基金,配套增发妇女小贷额度,放大女性创业专项资金扶持效应。建立创业担保贷款“绿色通道”和城乡创业担保贷款互通机制,做到创业贷款手续办理“零距离”,创业扶持政策享受“零障碍”。同时积极推进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实训(实验)基地建设,帮助创业者解决创业场地困难,加快创业项目库建设,做好创业项目推介工作,最大程度的满足创业者对于创业项目的需求。通过指导中心专家志愿服务团为有创业意愿人员和已创业者提供项目开发、方案设计、风险评估、开业指导、融资服务、跟踪扶持等全方位、全过程服务,用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帮助创业者解决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难题,积极探索为创业者提供“一条龙”服务的办法和经验,用更好的服务帮助创业者创业,促进其发展。

5、加强部门协调,以合力引领创业。创业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任何一项政策的最终落实都可能涉及好几个部门,县妇联要加强对相关政策深度研究,把握态势,做好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整合各部门力量,发挥政策载体引导撬动作用,顺势而为,以政府部门的合力来引领创业。最大程度的落实创业优惠政策内容,最大限度的减少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6、发挥“联”字优势,以抱团促进创业。对初创业女性,提供妇女小贷资金、项目信息等支持,遴选一批有责任心、具有奉献精神的成功女企业家、女能人,组建巾帼创业导师团,进行“一对一”、“一对多”结对帮扶。对创业成功女企业家,帮助提升思维层次,牵线一些前沿理念公司,帮助女性创新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设计,促进转型升级,做大做强。加强全县创业者之间交流沟通和合作联系,建立创业女性微信群,筹备开发“女企业家联盟”手机终端app,打造基于云服务的女性中小微企业供应链管理服务平台,为女企业家提供企业产品发布、业务对接、营销传播等服务。牵头借力县支柱产业企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种养植(殖)合作社和专业大户的拉动作用,引导女性开展区域性的配套创业项目,形成产业链,推动单个创业向抱团发展,向“专精特”提升,提高组织程度、技术水平、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实现妇女创业层次整体提升,促进妇女创业成功率和致富倍增效应。

7、发挥“联”字优势,以抱团促进创业。对初创业女性,提供妇女小贷资金、项目信息等支持,遴选一批有责任心、具有奉献精神的成功女企业家、女能人,组建巾帼创业导师团,进行“一对一”、“一对多”结对帮扶。对创业成功女企业家,帮助提升思维层次,牵线一些前沿理念公司,帮助女性创新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设计,促进转型升级,做大做强。加强全县创业者之间交流沟通和合作联系,建立创业女性微信群,筹备开发“女企业家联盟”手机终端app,打造基于云服务的女性中小微企业供应链管理服务平台,为女企业家提供企业产品发布、业务对接、营销传播等服务。牵头借力县支柱产业企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种养植(殖)合作社和专业大户的拉动作用,引导女性开展区域性的配套创业项目,形成产业链,推动单个创业向抱团发展,向“专精特”提升,提高组织程度、技术水平、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实现妇女创业层次整体提升,促进妇女创业成功率和致富倍增效应。

创新创业情况报告 第14篇

打造一流创新创业环境  提升区域技术创新能力

科技创新是科技工作的灵魂,是推进科技进步的动力,是高新区的生命之源。成都高新区成立以来,十分重视科技创新工作,立足于成都地区的科技资源和智力资源优势,围绕优化创新创业环境,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推进了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成功培育了一批知名科技企业,不断为经济发展培育和输送了新的经济增长点。成都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占四川省的、成都市的,高新技术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和税收均占成都高新区总数的70%以上。科技创新为成都高新区经济发展注入了恒久的动力与活力,拥有大批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企业已经成为高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成都高新区通过优化创新产业环境,形成了科技成果和人才聚集的“马太效应”。特别是集成电路和软件研发企业和人才的聚集,吸引了摩托罗拉、微软、爱立信、联想、中兴通讯等大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到成都高新区建立研发中心,吸引了英特尔、中芯国际、PSI等国际知名集成电路制造企业到成都高新区投资建厂。由于这些企业在成都高新区的聚集,在最近举行的成都―台湾IT产业合作发展研讨会上,成都将成为继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之后,中国的第三大集成电路产业基地,已经成为企业家和专家们的共识。

一、明确创新创业体系建设的目标定位

成都高新区立足成都作为西部特大型中心城市拥有的科技人才和成果优势,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把科技创新作为“1223”战略中的两项重点工作之一,明确提出了创新创业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工作重点和发展方向。

成都高新区创新创业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成果产业化为目标,以推进成都地区科技资源优势向科技产业优势转移为重点,整合创新创业资源,加快建设四级创新创业载体、三大创新创业服务体系、五大创新创业支撑体系,打造一流创新创业平台,努力营造创新创业环境比较优势,加快形成区域创新创业资源的聚集效应。

成都高新区创新创业体系建设的工作目标是:加快建成总面积2―3平方公里、能够吸纳家以上创新创业企业,设施一流、配套完善、环境优美、服务便捷的孵化基地,努力建设成为全国最大、最具实力的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之一。

成都高新区创新创业体系建设的发展方向是:形成涵盖不同专业领域和人才层次、独具特色的创新创业体系,建设成为区域创新创业资源聚集和推进科技创新的核心,不断提高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科技成果产业化水平,增强区域核心竞争能力,为成都高新区和地方经济发展不断培育新的增长点。

二、按照技术创新链做好四级载体的规划建设

根据创新创业企业的成长规律,按照技术创新链的构成形态,成都高新区提出了四级载体的规划建设思路。在成果孵化期,建设适应不同专业领域和人才层次需求的孵化器为主体的创新孵化区;在孵化毕业企业成长期,建设以标准厂房为主体的科技产业区;在企业发展的成熟期,建设基础和配套条件一流的产业园区;在企业发展到跨行业、跨地区经营的扩张期,建设高水准的总部聚集区。根据园区功能定位,我们将第一、二、四级载体主要布局在位于城区的南部园区,将第三级载体布局在西部园区,适当配置第一、二级载体,并按照布局规划,加快建设进程。

一是重点突出加强创新孵化载体建设。成都高新区通过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吸引了3亿多元社会资本建设科技孵化器,形成了以成都高新区技术创新服务中心等8个国家级专业孵化器为骨干、23家民营科技孵化器为主体的孵化器群。到20底,投入使用的面积达42万平方米,入孵企业达1000多家,今年孵化器面积预计将超过50万平方米。今年以来,加强了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国家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国家信息安全成果产业化基地、国家中药现代化产业基地等专业孵化器的建设,加快了软件、IC设计、信息安全等企业的聚集,目前成都市10多家重点IC设计企业有9家在高新区,南山之桥、成都华微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IC设计企业已经具有较高水平,为成都高新区吸引英特尔、中芯国际等企业奠定了基础。

二是加快建设科技产业园区,为孵化毕业企业提供发展空间。成都高新区集中规划建设以工业标准厂房为主体、具有相当规模的科技产业园区,并以管委会投资建设为引导,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投资建设,优惠出租或出售给孵化毕业企业,保证了企业尽快投产,降低了企业的投资和运营成本。今年,成都高新区管委会在天府科技园投资建设的20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将全面投入使用。

三是高标准建设产业园区。成都高新区根据打造三大特色产业基地的定位,按照建成空间信息化、生产自动化、园区生活化、环境优美化、社会安全化、科技与人文协调统一的一流综合产业园区的标准,高起点规划、高品位设计、高质量建设,今年将投资40亿元,加快产业园区的道路、管网、政务服务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设施建设,产业承载能力将大幅度提升,园区环境和形象将明显优化,产业聚集能力将明显增强。

四是积极推进总部聚集区的建设。为了适应企业规模扩张对智力和动力支撑的高质量需求,展示一流企业的形象和实力,成都高新区在南部园区规划3―5平方公里,加快建设总部聚集区,重点聚集扩张型企业特别是跨地区、跨行业集团的总部或经营结算中心。

为了确保创新创业企业的发展空间,成都高新区坚持集约式发展,制定了投资强度标准,明确规定总投资在1000万元以上、投资强度达到120万元/亩的企业才供给土地,并实行与投资总额和投资强度挂钩的土地价格,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成都高新区严格执行有关土地法规,杜绝了土地的浪费和违法占用。

三、完善和优化三大创新创业服务体系

成都高新区围绕降低创新创业门槛、成本和风险,不断完善由基础创业服务、中介服务和个性化服务三个层面构成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提高了创新创业企业的成功率。

一是完善和优化基础创业服务体系。成都高新区各孵化器积极为创业者提供办公场地、通信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等基础条件,提供政策、项目咨询,代办企业登记、企业代码、税务登记以及其他手续等政务、商务和物业服务,真正让创业者专注于成果研发和转化。

二是完善和优化中介服务体系。成都高新区积极与专业能力强、信誉好的中介机构加强联系,与35家中介机构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构建了包括税收、法律、财务、审计、战略策划、管理咨询、人员培训、技术服务等内容的中介服务体系,为创新创业企业提供全方位的中介服务。

三是完善和优化个性化服务体系。成都高新区不断提高服务的创新性、专业性和针对性,专门组织了新闻推介会,帮助企业扩大了产品知名度;专门组织了孵化企业与投资企业、银行、上市公司的专题推介会,帮助企业获得了资金支持,促进了企业的快速成长。

此外,成都高新区还鼓励和引导区内国家级孵化器通过品牌和服务的输出,带动区内其他孵化器提高服务水平,促进了创新创业整体服务水平的提高,形成了以创新中心为核心的.成都高新区创新创业服务网络。

四、加快建设五大创新创业支撑体系

一是加强同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紧密联系与合作,建立科技创新的成果支撑体系。目前,成都高新区已与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大学合作先后建立电子科技大学创业中心、大学科技孵化园和技术转移中心,四川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等大学和科研机构的产业园区已经正式入住成都高新区,构筑了良好的科技成果产业化通道,帮助大批科研成果从实验室顺利走向了市场,在成都地区形成了良好的成果聚集效应。

二是加大资金投入,建立创新创业的资金支撑体系。成都高新区初步形成了政府为引导、企业为主体、社会资本为补充的多元化资金支撑体系。一是建立了创新基金、产业扶持基金等财政扶持资金,从―年,共投入财政资金近5000万元,支持了174个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项目,促进了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快速发展。二是积极争取国家支持,从―2003年,累计争取国家无偿支持资金约3亿元,争取创新基金立项支持资金6355万元,2003年项目推荐和受理数在全国高新区中位居第二。三是省、市和高新区共同投资亿元,建立了成都高新西区科技风险投资有限公司,发挥了政府投资的引导作用,吸引了英特尔等几十家风险投资公司进区支持创新创业企业。四是引导区内企业加大R&D投入,2003年区内企业R&D经费支出占总销售收入的3%以上,高于全国高新区平均的水平。

三是加强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建立创新创业的智力支撑体系。成都高新区制定并实施了《关于引进高级人才的政策规定(暂行)》、《高级人才证书管理办法》、《关于高级人才享受购房补贴资格的暂行规定》,从户口、住房、创业资金、创业条件等方面给予了最大的优惠和支持。,成都高新区规划建设了高级人才居住园区,对部分创业者和高级人才购买住房给予了每套6万元的补贴;对到区内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博士,每年给予5万元的研发经费补助,由其自主支配;对为高新区建设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的各类人才,给予专项奖励。成都高新区的人才政策,吸引了大批创新创业人才聚集,人才高地的效应日益凸现。

四是建设公共技术平台,打造创新创业的技术支撑体系。成都高新区在已经建设国家软件产业基地(成都)公共技术支撑平台基础上,先后又建立了成都微软技术中心、成都互联力量中心等公共技术平台。目前正整合区内资源,投资上亿元,加快建设一个技术先进、安全可靠,能服务于软件基地、IC基地、信息安全基地以及数字娱乐产业基地的信息技术公共平台体系,积极建设中医药研发、公共试验和评价平台,努力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撑服务,降低企业的研发、测试等成本,帮助企业提高研发水平。

五是积极培育市场,优化创新创业的市场支撑体系。积极建立和培育产权交易市场,成立了成都技术产权交易所,2003年实现技术转让服务项目460项,产权交易16项,实现交易额亿元,今年上半年技术产权交易项目已达395项,交易额亿元。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加快建设成为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净化高新技术产品的市场竞争环境。鼓励区内企业、政府机关按照同等优先的原则,采购区内高新技术企业的产品,积极帮助企业拓展区外市场。

五、加快建设鼓励和支持创新创业的创新文化

科技创新是一项充满挑战和风险的事业,既需要从事科技创新人员的勇气,更需要全社会的支持与宽容。加快建设有利于创新创业的创新文化,将为推进科技创新提供恒久的动力。成都高新区采取积极措施,按照文化建设的三个层次,正在加快创新文化的建设。

一是营造崇尚创新的良好氛围。成都高新区旗帜鲜明地鼓励创新,善待挫折,激励成功,宽容失败,积极在全社会培养和营造崇尚创新、勇于创新、乐于创新的良好氛围。

二是建立和完善支持创新的制度体系。成都高新区围绕让勇于创新的人得到尊重、让善于创新的人得到实惠,积极建立和完善创新创业激励机制,加快形成支持创新的长效机制。

三是形成支持创新的理念。创新理念是创新文化的核心。成都高新区将通过培育和形成创新理念,实现从“要我创新”到“我要创新”的飞跃,使“想创新、敢创新、能创新”成为每个高新人的自觉行为,让创新创业人才的创新热情充分涌流,让创新创业精神在成都高新区蔚然成风。

成都高新区将按照科技部国家高新区创新创业环境建设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进一步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完善企业自主创新机制,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步伐,增强企业和成都高新区的核心竞争力,努力建成为中国重要的科技成果和成长型科技企业聚集地,加快建设成为全国科技创新能力最强的高新区之一。

创新创业情况报告 第15篇

1、班组管理的强化需要政策支持和激励因素的运用。当职工焕发出工作热情源于某种欲望的预期满足,只要某种欲望存在并且有可能满足,则职工会努力实现这种可能性,一旦得不到满足或者没有实现的可能性、职工的积极性就会消失。所以激励因素的作用发挥是强化班组管理行之有效的方法。

2、班组管理的强化要从长远目标出发,逐步完善班组管理的组织倡导、工作运行、指导推进、激励制约、物质保障等机制、为班组建设提供不竭的动力。开展班组升级达标活动是鼓励和调动职工积极性的有效途径。当班组产生有期望、有奔头的状态,我们各级工会组织要积极加以引导,创造有利条件,激发班组奋发进取的激情和团队精神,激发班组的内在潜力。激励机制适用得当,会促使职工从被动的灌输向主动出击转变,发挥精神效能的作用。

3、班组管理的强化需要有一以贯之的刺激和制约措施,对已经获得局级及以上荣誉称号的班组,给予物质利益刺激和精神营养刺激。比如,改善班组休息和工作环境,为班组增添电脑、书籍、健身器材等优化资源配置,激励政策倾斜使职工感受到先进班组的自身价值和优越待遇。为鼓励先进,对班组升级实行动态管理,优升劣降,不搞终身制,班组两年没有升级班组长应被免职。刺激后进班组主动向先进学习。在班组之间形成争强求胜,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对班组管理强化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注重班组思想政治工作是优化管理的重要前提

1、班组思想政治工作要体现针对性。一般职工的思想波动,情绪变化在班组中反映得最现实、最迅速。对不同的职工的思维、理想、意志、情趣、爱好特点,采取不同方式,起到克服职工消极因素,调动积极因素的效果。

2、班组思想政治工作要体现灵活性。要充分发挥班组思想政治工作形式灵活、因地制宜、立竿见影的特点和优势,不断探索班组职工思想产生、发展、变化影响的规律,强调班组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和具体做法应该和班组生产工作中心融为一个有机整体,形成方向正确的合力,使思想政治工作真正服务于生产。

3、班组思想政治工作应体现民主性。全班形成民主、和谐、融洽的风气,出现一个人有问题,大家出主意、想办法,一起做思想工作,一个人落后了,全组成员伸手拉,携手共进。增强组员集体荣誉感和共同使命感。

4、班组思想政治工作要有吸引力和说服力。要避免脱离实际的空谈,就事论事的说教或者是采取经济扣罚手段。这样势必产生教育者的对立情绪。可采用走访式的体贴教育、谈心式的耐心教育、讨论式的自我教育。使教育者坐得住,听得进、感兴趣、引人入胜。班组思想工作的导向作用、推进作用,净化作用和凝聚作用才能真正体现。

三、全面培养班组长综合素质是优化班组管理的关键因素

1、必须创造一个有利班组长素质不断提高的环境。在思想观念上鼓励职工争当班组长,提供人才竞争,不拘一格选拔班组长。这有利于一批事业心强,富有管理意识、热心班组工作,素质较高的人才脱颖而出。另外对班组长责、权、利明确规定,并制定优惠政策,包括晋级、奖励、住房等等方面。在具体管理工作中,通过体制改革,给班长一定的“自”,帮助班组长树立威信,激发班组长主人翁责任感和工作积极性。

2、必须提高班组长的整体素质。对班组长的素质培养,不一定是学历、技能上、还应是在管理上。班组长光靠工作经验丰富,操作技术熟练是不够的,生产上的好手并非管理上的能手。班组管理客观上要求班组长具有管理素质、创新素质。掌握一般管理手段和技法。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相适应的班组管理的新方法。

3、必须加强班组长的横向交流,探索新形势下搞好班组管理的新路子。创造条件让班组长与外界发生横向联系,扩大他们的活动范围,如开展班长联谊会、班组长现场经验交流会、班组长工作研讨会,或者有条件领略一些现代企业,先进企业的班组管理经验,开阔视野,拓宽思路,对提高班组素质起到独特的作用。

四、创建学习型班组是优化班组管理的有效途径

1、以人为本,创建学习型组织是优化班组管理的重要基础,是企业应对知识要求和知识创新的唯一方式。班组应根据企业特点和班组实际制定创建学习型班组的具体目标计划。通过目标定位,增强职工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超越的紧迫感和危机感。虽然目前部分班组文化层次、知识结构不具备一定的优势。但只要培养并逐步拥有持续增长的学习能力,找准时代的方向、企业需求、班组特点和个人优势的结合点,在结合点上下功夫,以求得竞争优势而努力学习,班组就有旺盛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创新创业情况报告 第16篇

在为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的过程中,各学院、各位教师纷纷想法设法有效促进毕业生就业创业,积累了众多的宝贵经验,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与先进单位。先进单位、优秀个人代表王生全、吕勤勇、程鹏、郑选荣分别作了大会交流发言。

一、学院班子高度重视,全员参与共谋发展

学院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实施“一把手”工程,落实就业工作“三到位”和“四化”要求,形成了共同参与、齐抓共管的就业全员化工作机制。领导班子成员和系主任经常到招聘会场,现场指导和推荐学生就业。学院实行毕业生就业导师制,每一位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利用自身人际资源优势,负责为所带学生推荐工作。教师中每年最多一人推荐20名学生就业,至少一人推荐1―2名学生就业。副书记和辅导员认真落实就业指导课教学任务,形成对毕业生总体指导。毕业班辅导员、班主任及时掌握学院就业情况,通过多种渠道为学生转发就业信息,规范学生签约流程,针对就业困难学生做到“一生一策,精准帮扶”。学院教工齐上阵,充分发挥老牌学院校友资源优势,拓展毕业生就业空间,就业工作形成了全员参与的良好格局。

二、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院以培养“理论基础厚、专业口径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高层次人才”为目标,将办学传统、学科特色融入人才培养与就业中。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推进多途径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通过生产实习、认识实习和毕业实习,邀请企业参与学生培养全过程,提高了学生培养质量。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分别开设地环讲堂和地环论坛,邀请校内外专家、企业家、校友为学生做专业素质指导、人文素养提升和职业规划教育。选拔2名学生参加赴香港科技大学短期访学项目,着力培养学生国际视野。搭建竞赛实践平台促进就业。成功举办校大学生地质技能竞赛和环保知识竞赛。选拔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地质技能竞赛、全国环境友好科技竞赛、全国大学生测井技能竞赛、全国大学生(研究生)数学建模比赛,培训学生参加模拟招聘大赛,组织学生到就业基地实习实训。各类竞赛和实践活动提升了学生职业胜任能力。

三、加大就业创业教育,转变学生就业观念

学院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意识与能力。探索创业教育培养模式,通过课堂教学、学术讲座、实践环节、创业竞赛、创业辅导等环节,逐步形成校企合作、第一、第二课堂相融合的多层次、立体化创业教育模式。通过就业指导课帮助学生确定职业发展定位,通过地环讲堂、地环论坛、创新创业报告会做好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创新创业教育。开展“创赢西科”就业创业月系列活动。指导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选派毕业生参加陕西省大学生创业培训,前往西安高新区参观“创途在XI'AN”,积极引导学生创新创业理念。届1名学生毕业前取得营业执照,回乡从事畜牧养殖,成为我院首位正式创业的本科生。

四、拓展就业市场空间,提高学生就业质量

近年来煤炭行业去产能对我院学生就业极为不利,学院适时调整就业促进方案,走出去请进来,积极构建与用人单位合作的长效机制。院领导亲自带队加强校企联合力度,先后与陕西省煤田物探测绘有限公司、四川省煤田地质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等10余家单位建立了教学、科研、就业实习基地。邀请甘肃煤田地质局、中国水利水电十五局、陕西中测环保公司等50余家单位来校招聘。立足陕西并先后到新疆、甘肃、宁夏、四川等地对40余家企事业单位进行了走访,我院学生的整体素质普遍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

五、传承学院优良学风,考研特色促进就业

学院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教学科研和学生教育管理到位,优良的学风为考研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院被评为学校考研工作先进单位。考研做到五个到位:

1、宣传动员到位。通过职业指导,使每一位备考的学生动机理性,有利于提高考研计划执行力和考研目标的实现率。

2、交流辅导到位。每年为学生举办考研就业讲座;邀请校内外专家、校友做职业规划讲座,邀请考取研究生的学生参加经验交流会。

3、心理疏导到位。学院全程关注考研群体,及时为考研学生做好个体援助和团体辅导。

4、教师指导到位。教师主动利用自己的社会资源帮助上线学生联络复试、调剂,提高上线学生的录取率。

5、精准帮扶到位。学院选派教师、推荐免试通过的学生组建考前辅导小组答疑解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