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分享正能量的小故事(实用12篇)

故事 0 33

工作分享正能量的小故事 第1篇

美国知名主持人林克莱特有一天访问一名小朋友,问他说:“你长大后想要当做什么呀?”小朋友天真地回答:“嗯……我要当飞机的驾驶员!”林克莱特接着问:“如果有一天,你的飞机飞到太平洋上空所有引擎都熄火了,你会怎么办?”小朋友想了想:“我会先告诉坐在飞机上的人绑好安全带,然后我挂上我的降落伞跳出去。”当在场的观众笑得东倒西歪时,林克莱特继续注视着这孩子,想看他是不是自作聪明的家伙。没想到,接着孩子的两行热泪夺眶而出,这才使得林克莱特发觉这孩子的悲悯之心远非笔墨所能形容。于是林克莱特问他说:为什么你要这么做?”小孩的`答案透露了这个孩子真挚的想法:“我要去拿燃料,我还要回来!!!”

启示:这就是“听的艺术”。一是听话不要听一半,二是不要把自己的意思,投射到别人所说的话上头,要学会聆听,用心听,虚心听。

工作分享正能量的小故事 第2篇

马长辉是一个身高一米五五、双腿残疾、靠双拐行走的农村青年。从农村到城市里闯世界,他没有靠山、没有资本,有的只是一双粗糙有力的大手与简单的修鞋技术。他在城里的日子越过越艰辛,最后甚至到了食不果腹的地步。

在饥饿的驱使下,他想到了乞讨。因为像他这样的残疾人,在大都市乞讨的比比皆是,没有人会笑话他无能,没有人会嘲骂他不劳而获。可就在他离开修鞋摊,站到墙角,准备去接受别人的施舍时,似乎从施舍者的眼光里看到了什么,便毅然放弃了乞讨,又重新坐回到修鞋摊前。

他开始琢磨自己生意不景气的原因。他决定学说评书,以此招揽顾客。经过努力,他学说单田芳先生的评书到了惟妙惟肖的地步。有活的时候,他干活;没活的时候,他就免费为大家说评书。很快,他的人气旺了起来,生意也好了起来。他的修鞋摊成为当地群众消闲的好去处,他也成为当地的一个名人。

如今他不但开起了修鞋连锁店,还先后帮助十余名残疾青年及下岗职工开了修鞋铺,许多残疾人以他为偶像,慕名找他学修鞋技术,他成了“沈阳市十大杰出青年”候选人。

在做客中央电视台“小崔说事”栏目,主持人崔永元问马长辉,当初是什么促使他放弃乞讨,迎来现在的成功时,他说:“我不能拿自尊换钱。”马长辉的话音刚落,现场的观众都不由为他热烈地鼓起掌来。

感悟: “不能拿自尊换钱”,这就是马长辉令人感动之处,这就是马长辉的成功秘诀,这就是他做人的理念。在他的心里,自尊是无价的。

工作分享正能量的小故事 第3篇

去过庙的人都知道,一进庙门,首先是弥勒佛,笑脸迎客,而在他的背面,则是黑口黑脸的韦陀。但相传在很久以前,他们并不在同一个庙里,而是分别掌管不同的庙。

弥勒佛热情快乐,所以来的人非常多,但他什么都不在乎,丢三拉四,没有好好的管理账务,所以依然入不敷出。而韦陀虽然管账是一把好手,但成天阴着个脸,太过严肃,搞得人越来越少,最后香火断绝。

佛祖在查香火的时候发现了这个问题,就将他们俩放在同一个庙里,由弥勒佛负责公关,笑迎八方客,于是香火大旺。而韦陀铁面无私,锱珠必较,则让他负责财务,严格把关。在两人的分工合作中,庙里一派欣欣向荣景象。

其实在用人大师的`眼里,没有废人,正如武功高手,不需名贵宝剑,摘花飞叶即可伤人,关键看如何运用。

管理故事四则,带故事的哲理让孩子精彩一生的十个励志故事小和尚卖石头一个关于信念的故事:餐巾纸上的收据精辟金融故事:钱都去哪儿了?

工作分享正能量的小故事 第4篇

有个叫阿巴格的人生活在内蒙古草原上。有一次,年少的阿巴格和他父亲在草原上迷了路,阿巴格又累又怕,到最后快走不动了。父亲就从兜里掏出5枚硬币,把一枚 硬币埋在草地里,把其余4枚放在阿巴格的手上,说:“人生有5枚金币,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各有一枚,你现在才用了一枚,就是埋在草地里的.那一 枚,你不能把5枚都扔在草原里,你要一点点地用,每一次都用出不同来,这样才不枉活一世。今天我们一定要走出草原,你将来也一定要走出草原。世界很大,人活着,就要多走些地方,多看看,不要让你的金币没有用就扔掉。”在爸爸的鼓励下,那天阿巴格走出了草原。长大后,阿巴格离开了家乡,成了一名优秀的船长。

秘诀:珍惜生命,就能走出挫折的沼泽地。

工作分享正能量的小故事 第5篇

这个故事很经典,提到赢家,不由想起了苏联卫国战争中朱可夫指挥的白俄罗斯战役。

在粉碎德军对_格勒的包围后,苏联统帅部一直在筹划对德反击作战,这个任务自然交给了“救火队长”朱可夫。

在仔细观察了局势和地形之后,朱可夫决定,从白俄罗斯方向发动反击。

尽管白俄罗斯方向距离德国本土最近,但德国人显然不认为苏军会从这儿发动进攻——那儿宽阔的沼泽,发动进攻所必须的重武器是没法从这里通过的。

朱可夫当然也知道这一点,但他就是这样决定的。反击开始了,苏军步兵用大草鞋套在军靴上,淌过了沼泽,同时,一部分人肩扛圆木,在沼泽里铺出了数不清的`通道,着名的T——43就从这些通道上开过了沼泽,冲向了几乎没有重武器的德军——德军的装甲部队全被调到了北面阵地。

战役结局可想而知,德军惨败,留在苏联国土上的坦克成了苏军的炮靶。

感悟:既然敌人认为那个方向不会遭到进攻,那我们就偏要从那个方向发起进攻。

工作分享正能量的小故事 第6篇

不久前,我在跳蚤市场看见一部旧留声机,有人问卖主:“它还能转吗?”

“不能,”他说,“所以才卖得这么便宜。”

“那不过是一件废品而已。”买主走了。

“我看它不是废品,”我插嘴说,“我倒是看见了可能性。”我当场便买下了它,把它扔在车上运回了家。

我在自己身上寻找可能性已经很长时间了。16岁那年,我在一次车祸中失去了右手。我挣扎着读完了高中,但由于经济困难,无法圆大学梦,我只好开始寻找工作。

我在瑞里斐市满街转悠。一位室内装潢材料店的经理望了一眼我的右手说:“你干不了收银员的工作。”一位粉刷公司承包人对我说,我的手抓不稳梯子。类似的经历不断重复。

我失望极了。我发誓,一定要用自己的智慧和才干,自立自强,一旦成功,定要加倍回报造物主的恩典。有一天,在找工作的途中,我看见一只鸽子在人行道上觅食,每次我一走近它,它便跳开了。我不知不觉地跟着它,走走停停,一抬头,发现自己来到了北卡罗来的纳州教材发售中心。进去!寻找新的可能性!我提醒着自己。于是我径直走进了老板列威先生的办公室。我大声告诉他:“先生,我想在您这儿做教材发售工作。如果您能给我这个机会,我想我一定会成为您这里最好的雇员。”我一直望着列威先生的眼睛,但是,却一直把右边袖子藏在衣袋里。

列威先生可能很欣赏我除了右手以外的其他部分。他把我带到约翰森先生面前:“把你知道的都教给布兰迪。”他说。

约翰森先生是一位高级主管,一个好人。在他的教诲下,我很快熟悉了业务。教师来这里选购教材时,我会迅速了解他们的需求,并能给他们提供准确的信息。在业余时间,我进行广泛的阅读,这样我就能更好地回答老师们提出的关于这些教材的问题。人们看见我能熟练地运用左手,他们对我残疾的担忧也就随之释然了。

一天,列威先生把我叫到他的办公室:“我想把邮购部交给你负责。”他说。

这一提拔很诱人,但是一想到这是要从一个对我有恩的人———约翰森先生手里抢饭碗,我于心不忍。这里应该还有其他可能性吧?“我感谢你的重用,”我开口了,“我之所以能干得这么好,全靠约翰森先生手把手地教我。他是一个拖家带口的人,有两个孩子需要抚养。但我是单身汉,如果必须要减一个人的话,我想应该是减我。”

“但是你到哪里找工作呢?”他问。

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充满信心地说:“有很多事我可以干,”我告诉他,“我会干砌墙造屋这类的活,我想,会有新的可能性的。”

列威先生若有所思地望着我:“我有一些旧房子需要维修,”他说,“让我们看看你能干点什么。”

从砌墙造屋到安装管道,我什么都干,他对我的工作非常满意,于是把房子一栋接一栋地交给我维修。很快,除了帮列威先生干活之外,我还承接了其他一些旧房维修工作。一次,有人要我拆除17间饲养棚,并说我可以留下这些房子的旧木料。那些木料都还可以再用。于是我拿出积蓄,买下了一块土地,把木料运到那里。每天晚上我就去把钉子一颗颗地从木料上拔下来,后来我在那里建了一批房子,租了出去。

我的生意越来越好,每天忙得晕头转向,终于病倒,全身不自觉地抖动。医生告诫我说,我的神经系统必须休息,悠着点,但我仍然从早忙到晚,停不下来,弄得整天疲惫不堪。

一天晚上,我去拜访一户刚搬来的人家,发现他家有一台旧留声机。女主人说:“你想要的话,就拿去吧,但它已经坏了,你那么忙,不可能有时间修好它的吧?”

“为什么不能呢?”突然,新的可能性又充满了我的脑袋。从此,我每天晚上忙于修旧留声机的工作。我感到自己又有了新的灵感,又可以集中精力了,身体抖动的症状也随之而去。我的生活节奏终于慢了下来,我又发现一种新的可能性。

我修好了那台旧留声机,又找到一台,就像当年我造房子一样。但这次我不再催促自己,用自己的速度,做自己最喜欢做的事。我渐渐收集到了600架旧留声机,同时还开始收藏其他废旧物品:古代铁器、吸尘器、捕鼠器———你见过玻璃制的捕鼠器吗?还有旧洗衣机和搓衣板等等。

我在家里用旧留声机为朋友们播放旧唱片,向他们讲述这些机子的来历。“当我第一眼看到它时,”我指着第一部旧留声机说,“它看起来完全散了架,而我那时也非常潦倒。”于是我向他们讲述我的故事,我是如何从生活中那些似乎完全不可能的事情里去发现转变的可能性的。

再后来,我的朋友们商量着举办一个展览,把我的收藏全陈列了出来。这就是现在的美国布兰迪·C·杰弗科特博物馆。

我喜欢到博物馆去和来访的人交谈,告诉他们我是如何在不可能中找到可能性的。然后,我会在旧留声机上放一张旧唱片,放出旧时的歌声———他们也许将永远无法听到的歌声,如果我没有在这些旧留声机上寻找和发现可能性的话。

工作分享正能量的小故事 第7篇

一个老婆婆在屋子后面种了一大片玉米。一个颗粒饱满的玉米说道:“收获那天,老婆婆肯定先摘我,因为我是今年长得最好的玉米!”可是收获的那天,老婆婆并没有把它摘走。“明天,明天她一定会把我摘走。”很棒的玉米自我安慰着。第二天,老婆婆又收走了其他玉米,可唯独没有摘这个玉米。“明天,老婆婆一定会把我摘走!”很棒的玉米仍然自我安慰着…可老婆婆依然没有来。一天又一天,玉米绝望了,原来饱满的颗粒变得干瘪坚硬,整个身体像要炸裂一般,它准备和玉米杆一起烂在地里了。可就在这时,老婆婆来了,一边摘下它,一边说:“这可是今年最好的`玉米,用它作种子,明年肯定能种出更棒的玉米!”

也许你一直都很相信自己,但你是否有耐心在绝望的时候再等一下!

工作分享正能量的小故事 第8篇

这是一则童话故事。

有一只乌鸦很仰慕那些在屋顶笼子里寻吃的白鸽。为了让自已“脐身”白鸽群,它便将黑羽毛染成白色.偷偷地混进白鸽群中,寻找食物。

那群白鸽子都以为乌鸦是其同类,让它一起住一起吃。

有一天,乌鸦在吃食物时,突然“哇”了一声。身份终于暴露,被那群白鸽给赶了出去。

在伤心之余,乌鸦回到原来居住的地方,昔日与它一起飞翔的.乌鸦都认不得它了。

“乌鸦怎会是白色的呢?”

它又被这群乌鸦驱区逐出族类。

最后,这只乌鸦定投无路,投海自尽了。

启示: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个人都有其长处与优点,我们可以学习某个推销界领袖的经营手法、管理方式或演讲技巧,但绝对不可以像崇拜“明星”一样去盲目崇拜,刻意地改变自己及模仿他人。因为这种做法,将让一个人丧失其本身的独特性,而变成某某人的“复制品”,遭到大家的嘲笑和厌弃。

工作分享正能量的小故事 第9篇

一群可怜的小兔子被一只老鹰追得四处逃窜,其中一只气喘吁吁地钻进了一个山洞,总算捡回了一条命。

兔子躲在洞里不敢出来。天快黑了,他就在洞里睡着了,而且还做了一个梦,梦里有只慈祥的狮子做了国王,他善良、温和,与人一样和平、公正。他下令处决了所有曾经欺负小动物的坏家伙,比如残忍的老鹰、狡猾的狐狸,还有不讲道理的狼……而且他还向诸如小兔子之类的小动物们保证,绝对不会有谁再敢危及他们的生命。在他的统治下,所有的动物都惩恶扬善,他会公正的裁决动物之间的所有纠纷,从而使所有的动物和睦相处。有时,他还会轻轻的抚摸小兔子柔软的耳朵呢。这不,现在这只小兔子的耳朵就被轻轻的抚摸呢!

一阵雷声把小兔子惊醒了,原来是一只调皮的松鼠正用尾巴挠他的耳朵呢。胆小的兔子自言自语地说:“我多希望能过上这样的好日子,那时弱者就不怕被强者伤害了,我们再也不用为了躲避老鹰藏在这阴暗潮湿的山洞里做梦了。”

感悟:在正义的国度里,一切事都公平合理,弱小者的生活也会平安;不过这往往是弱小者的美梦而已,真正美好的生活是必须依靠自己的智慧与力量。

工作分享正能量的小故事 第10篇

一天,毛驴和白马结伴到山区去。

在平川大道上,白马奋起四蹄,扬起尾巴,不一会儿就把毛驴甩到了后边。白马转过头来看毛驴,见它摇着两只大耳朵,不紧不慢地走着,着急地朝毛驴大叫起来:喂,怎么不把脚步迈得紧一点儿看你那慢吞吞的样子,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到达目的地呢你这黑驴子,真是个庸才!

毛驴听了白马的训斥,不生气,也不泄气,仍然不紧不慢地向前走着。

毛驴和白马进入山区后,那山路变得又陡又窄,崎岖不平,白马的速度不知不觉地慢了下来,身上的汗水像刚洗过澡似的。毛驴这时却加快了步伐,很快赶到了白马前面。

黑毛驴,你为什么走起山路来比我快呢白马看毛驴走起羊肠小路来是这样的'轻松,不解地问。

毛驴回答说:因为术业有专攻,各有所用。在一定条件下落后的,并不都是庸才啊!

工作分享正能量的小故事 第11篇

在那次世界级的网球大赛开始前,按照惯例要先抽签。抽签的结果很快出来了,有一个小组因为成员大都是实力强大的选手,被称为“死亡之组”。

一个记者知道这个消息后,第一时间赶到了抽签现场,用相机记录下了被抽进“死亡之组”的选手们的表情。

除了一些名将之外,大多数人都是掩面叹息。参加这样的世界大赛的机会非常难得,谁不想走得更远?可是,看着这个强手如林的.小组,很多人都近乎绝望了。

“我的命怎么这么不好啊!苦练了这么多年才得到这么一个机会,可第一轮的对手都这么强大,这比赛还怎么打?”一名球员的情绪有些激动,几乎是低吼着说道。一时间,被分在这个小组的年轻球员们聚在了一起,都感叹自己的命运太差,居然阴差阳错地进入了这么一个小组。

就在这时,记者发现一个小伙子默默地拿起球袋走开了。记者清楚地记得,这个叫纳达尔的小伙子也是这个“死亡之组”的一员。他很好奇,为什么在别人都抱怨叹息的时候,他却一言不发地离开了?

记者悄悄跟着纳达尔,发现他正在僻静的角落里反复挥拍,不断地纠正自己动作上的错误。“你都这么不走运被分进'死亡之组’了,还训练干吗?”记者一边走过来,一边说道。

“我不知道别人是怎样看待命运的,我只知道,一个人只要努力,就能为自己赢得好运!”纳达尔酷酷地说完之后,再也没看记者一眼,而是继续练习。记者站在旁边,凝视着这个面露稚气的年轻人,反复咀嚼着刚才的那句话……

正式比赛那一天,纳达尔刚上场的表现相当一般,对手的实力明显比他强许多,得分几乎是一边倒。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观众们渐渐发现纳达尔打起球来非常拼命,很多大家以为肯定接不起来的球,他都能不可思议地接住。尤其是在对手打出一记漂亮的反击之后,所有人都认为纳达尔跑不回去了,可谁也没想到,纳达尔竟然飞身扑了过去,抢在球落地之前又打了回去。

现场鸦雀无声,一片寂静。脸上沾满了泥土的纳达尔吹了吹手臂伤口上的细砂,捏紧拳头大吼一声,对手彻底被纳达尔的气势压倒了。

那天,对手输了,不是输在技能上,而是输在精神上。坐在看台上的那个记者也看得目瞪口呆,好不容易回过神来之后,他立刻赶回住处,将当天的比赛情况发回了总部。

那次比赛,让初出茅庐的纳达尔一战成名。

工作分享正能量的小故事 第12篇

不相信自己的意志,永远也做不成将军。

春秋战国时代,一位父亲和他的儿子出征打战。父亲已做了将军,儿子还只是马前卒。又一阵号角吹响,战鼓雷鸣了,父亲庄严地托起一个箭囊,其中插着一只箭。父亲郑重对儿子说:“这是家袭宝箭,配带身边,力量无穷,但千万不可抽出来。”那是一个极其精美的箭囊,厚牛皮打制,镶着幽幽泛光的铜边儿,再看露出的箭尾。一眼便能认定用上等的孔雀羽毛制作。

儿子喜上眉梢,贪婪地推想箭杆、箭头的模样,耳旁仿佛嗖嗖地箭声掠过,敌方的主帅应声折马而毙。果然,配带宝箭的儿子英勇非凡,所向披靡。当鸣金收兵的号角吹响时,儿子再也禁不住得胜的豪气,完全背弃了父亲的叮嘱,强烈的欲望驱赶着他呼一声就拔出宝箭,试图看个究竟。骤然间他惊呆了。一只断箭,箭囊里装着一只折断的箭。

我一直挎着只断箭打仗呢!儿子吓出了一身冷汗,仿佛顷刻间失去支柱的`房子,轰然意志坍塌了。

结果不言自明,儿子惨死于乱军之中。

拂开蒙蒙的硝烟,父亲拣起那柄断箭,沉重地啐一口道:“不相信自己的意志,永远也做不成将军。”

把胜败寄托在一只宝箭上,多么愚蠢,而当一个人把生命的核心与把柄交给别人,又多么危险!比如把希望寄托在儿女身上;把幸福寄托在丈夫身上;把生活保障寄托在单位身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