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一颗种子的故事(合集8篇)

故事 0 11

袁隆平一颗种子的故事 第1篇

袁隆平伏身在一口废井上,望见井底漂着几根秧苗,他毫不犹豫地跳下井去——这几根秧苗是他的希望。

那是1968年5月18日的一个夜晚。袁隆平种下的700多株秧苗被连根拔毁,他第一次感受到了一种天塌下来的感觉。两年多的努力,这种珍贵稀少的雄性不育株,终于从6棵繁衍到700多株,正是要得出更多实验成果的时候。然而,一场夜雨过去,面对着田里连根拔起的秧苗,袁隆平感到,似乎自己的梦想也被连根拔起。

他知道,这应该是同行所为。他们宣称袁隆平是个科技骗子,专骗国家科研经费,搞不出来成果,为了给自己找个台阶,给上面有个交代,便自己毁了自己的秧苗。

袁隆平来不及理睬这些说法,他一次次回到田地里,一寸一寸地翻找。袁隆平心里默默念着:“能受妖魔真铁汉,不遭人嫉是庸才”,现在最迫切的问题是,能否找回哪怕一株完整的秧苗,那就还有希望。

他在地里连续找了四天,直到陪他一同寻找的人统统放弃,他还是不甘心。但同时也暗下决心,如果一株都找不到,那我就从头开始,没什么大不了的。

正在这时,他看到一口废井里漂着几根秧苗,他来不及细端详,就纵身跳下井底,一把抄起秧苗来看——正是自己苦苦寻找的雄性不育株。持着五株幸存的秧苗,他从井底抬头望向天空,袁隆平感受到了种子的力量,从最艰难的地方顽强地生长起来,力量来于大地、方向朝着天空。

袁隆平一颗种子的故事 第2篇

一粒小小的种子竟然创造出如此大的奇迹,中国的杂交水稻震惊了全世界。袁隆平也震惊了世界,他的发明成果被誉为中国奉献给人类的“第五大发明”。

1986年,他又提出杂交水稻育种分为“三系法品种间杂种优势利用、两系法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到一系法远缘杂种优势利用”的战略设想;1987年11月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他颁发了科学奖;1999年,经国际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北京天文台发现的小行星,被命名为“袁隆平星”;2009年,他成为“感动中国”人物之一,电影《袁隆平》献礼改革开放三十周年。

袁隆平一颗种子的故事 第3篇

转眼间,40余载过去。

200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颁奖词中这样介绍袁隆平:

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

时间回到1961年,袁隆平开始培养他那株神奇的水稻。小范围播了一千株后,他天天到田里观察。然而,抽穗后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有的高有的矮,有的早有的迟,就是没有一株像之前那样好。

他坐在田埂上抽烟:“为什么会这样?”

按照遗传学理论,现在的稻子很乱,属于“分离现象”。只有杂交二代才会这样分离。这说明之前发现的特殊水稻是“天然杂交一代”。袁隆平意识到水稻有杂交优势,如果可以人工培育,中国粮食产量将大大提升。

但那时国内外普遍认为水稻是自花授粉作物,没有杂交优势。要想了解袁隆平科研创意的艰辛,还需要了解一个重要的背景,那时候中国正处于各方面照搬苏联模式的时期,在科学研究领域,甚至对苏联的科学家和科学成果奉若神明。而按照苏联生物学专家米丘林和李森科的学术研究,袁隆平根本看不到出路,于是他转而大胆地去阅读被批判为资产阶级观点的孟德尔遗传学。有赖于自己的英文功底,袁隆平直接攻读英文原著。

那时候的专家嘲笑袁隆平:“你太无知了,对遗传学没有基本的认识。”袁隆平却认为,即使是国外的专家权威,也要经过咱中国人自己的实验,他决定自己去试试。

南方的六七月,正是最让人难耐的酷热时节,袁隆平像一粒种子扎在土地中一样,顽强地证明自己的存在。他通过手工方式,一株一株地检查14000多个稻穗。两个月后,终于找到了6株天然雄性不育株并进行了第一代杂交,取得初步的研究成果。

1966年4月,袁隆平收到一张30多块钱的稿费单。他的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发表在《科学通报》,推翻了米丘林、李森科的传统经典理论“无性杂交”学说。

然而,正当实验取得阶段性成果时,一场夜雨之后,袁隆平培育的700多株秧苗被连根拔起。

站在井底,袁隆平握着手中幸存的秧苗,仰望天空,获得了巨大的鼓舞。的确,有的人永远只能在井底,而有的种子却可以冲破大地。

袁隆平一颗种子的故事 第4篇

1930年9月7日,袁隆平在北京出生。解放前曾担任过县高等小学的校长的父亲和做英语教师的母亲对他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可是,谁也不会想到,因为儿时的一次郊游,他选择将“农”作为一生的奋斗方向。

事情恒偶然。1936年六月的一天,,汉口扶轮小学组织学生到一家私人园艺场参观。红红的桃子挂在枝头,紫红的葡萄一串一串地垂在架上,整个园艺场花红柳绿,一派丰收美丽的景象。这一切让正读一年级的袁隆平惊叹不已,这多像电影《摩登世界》里主人公梦中的景象啊!美丽的园艺场让小小的袁隆平产生了强烈的兴趣,他暗暗下决心“学农”。

虽然父母极力反对,但他初心不改。高考时,他说服了父母,义无返顾报考了重庆相辉学院农学系,高高兴兴地跳进了“农门”。1953年,大学毕业的他到偏僻的湘西雪峰山旁的安江农校任教,一待就是19个春秋。

在后来的学习和科研中,他找到了研究杂交水稻的职业乐趣,发现了农学的美,无怨无悔地从事这项艰苦的工作。

袁隆平一颗种子的故事 第5篇

对农业技术相对落后、粮食缺口较大的非洲,袁隆平倾注了更多的关注。2007年,中国“援马达加斯加杂交水稻示范中心”项目正式启动,在他的指导和推动下,一批批杂交水稻专家也通过中国援非项目相继入非。目前,全球已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了杂交水稻的大面积种植,每年种植面积达到7000000公顷,比普通水稻增产20%以上。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为了解决国家耕地面积少的难题,从2012年开始,耄耋之年的袁隆平将海水稻的研究纳入工作重点。他希望通过耐盐碱杂交水稻的研发和推广,让盐碱地像普通耕地那样造福人类,

他和他的团队以拓荒人精神刻苦钻研,攻克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好消息也接踵而来:

2017年9月,海水稻试种成功,亩产高达 620 公斤,引起了各国关注,并受邀在阿联酋迪拜沙漠地区开展试种。90高龄的他老当益壮,带领团队在沙漠盐碱地试种海水稻。短短8个月,这个来自东方的“神秘力量”,在与大自然的较量中成功种出了水稻,完成了一项人类奇迹。

2018年5月,正式启动“中华拓荒计划”,在我国五大类主要类型盐碱地和延安南泥湾次生盐碱地同时进行海水稻插秧,同时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周边开辟了向大漠要耕地的试验田。袁隆平海水稻研发团队表示,今年在中国示范种植耐盐碱水稻的面积预计可达百万亩。

当年采访时有人问他,这么大年龄为什么如此拼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饱含深情地说,我出生在旧社会,那时的中国落后贫穷、处处挨打,现在祖国越来越富强,我也是“90后”,我们都要为理想而努力奋斗!

这,就是功德无量!

他生前常说:“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

那么,就让我们深切缅怀的同时,都努力做一粒好种子吧!

-end-

图片来自于网络,侵删!

袁隆平一颗种子的故事 第6篇

2021年5月22日,袁隆平离开了他心爱的田间和人间。

目前,我国杂交水稻种植面积超过1700万公顷,占全国水稻总面积的50%,仅每年增产的粮食就可养活7000万人。

袁隆平说: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

一粒种子,起先生活在黑暗的土壤中,孤独而迷茫,只有倔强地向上生长,推开岩石、冲破土层,才能证明自己真正地活着;一粒种子,也要面对成长的代价,越是长高、越只得远离哺育自己的土地与河流;一粒种子,还要有成长的智慧,要独自面对风雨,更要将恶劣的条件转化为成长的营养。

但更重要的是,一粒种子从来没有忘记自己的力量来自于哪里——来自于广袤的大地,正如袁隆平的理想,为整个中国、甚至整个人类谋福祉。一粒种子也不会忘记自己要去做什么——努力结出果实、用自己的生命回馈自然,正如袁隆平的一生,不断尝试新的杂交水稻品种,让新技术在南方的水田、在盐碱的海边落地生根。

一粒种子,根植大地,视野长空。做一粒好的种子,在井底、在泥中、在岩下,经风雨、见霜雷、耐暑炎,都不妨拔节抽穗、结实落子,要去经历自然,要证人间值得。

袁隆平一颗种子的故事 第7篇

1974年,父亲袁兴烈被查出胃癌,而此时的袁隆平正在海南焦灼地研究着杂交水稻。接到母亲发来的电报后,袁隆平让妻子邓哲先去帮忙照顾。然而,父亲的病情越来越重,邓哲想打电话告诉袁隆平。袁兴烈拦住儿媳,义正辞严地说:“家事为小,国事为大。”

两个月后,袁兴烈在医院过世。杂交水稻工程正处于攻坚阶段,邓哲决定先不将噩耗告知丈夫,自己代替他料理了老人的后事。袁隆平工作告一段落后急忙赶回家来,才知道父亲已经病逝了。

那一年,杂交水稻第一批强优组合表现出很大的增产优势,普通水稻亩产200多公斤,杂交稻超过500公斤,有的甚至达到650公斤。隔年,这种技术得到推广,使南方杂交水稻面积从370公顷飙升到万公顷。

母亲安慰袁隆平:“你现在取得的成绩,能让父亲在天之灵得到安慰了。”

1982年除夕,袁隆平十年来第一次回家过春节。

父亲去世后,妻子把母亲接来一起生活。一家子终于可以开心地一起过年。哪知,大年初二,妻子突患急性病毒性脑炎昏迷不醒,医院下了病危通知书。半个月后,妻子虽然醒来,却留下了后遗症。袁隆平按照医生的吩咐,每隔一小时帮妻子翻一次身,为她做后颈和肩部的按摩,促进肌肉和脑部的神经。妻子出院不久,母亲和岳母又同时病了。母亲患重感冒,在家卧床不起。岳母患脑血栓,住进了医院。

每每想到父亲,袁隆平心里很是愧疚。他想照顾亲人,但杂交水稻的工作还等着他推进。妻子说:“我知道你心里像着了火,赶紧去海南吧,别牵挂家里,我会将两位妈妈照顾好。”

_年中秋节,袁隆平在长沙开会,全国的同行都来了。他是召集人,得陪大家过完这个节。那时母亲已经病重,随时可能离世。袁隆平心里焦急万分,但只能痛苦地期盼着:“妈妈再多撑两天吧。”

隔天天亮,袁隆平立即赶往安江,但最终没能见上母亲最后一面。后来,袁隆平总是在各种场合提起母亲:没有母亲的英语启蒙,我不可能在一片闭塞中,用英语学习孟德尔和摩尔根。没听母亲说过尼采,我不可能在千百次失败中站起来,相信有一粒种子可以使万千民众告别饥饿。

他说:“儿子永远亏欠您。”

然而,一粒种子何曾亏欠过大地。

袁隆平一颗种子的故事 第8篇

“大茂昌繁盛,兴隆定有期,敬承先贤业,常遇圣明时。”

隆,这是族谱排辈的字序为他定下的辈份。细看这句,是祝福,也似预示。袁隆平承继了中华民族的事业,从大地上取得收获,也遇到了圣明的时代,他的成果受到全世界的尊重。

但是,再细看这先贤的事业,其实充满了艰苦探索,细看圣明的时代,其实也是苦难的时代。父亲袁兴烈,曾经带着少年时的袁隆平经过北平城墙。墙角下几具饿殍,赤裸着身体,早已经脱了人形,袁隆平被吓得大哭。

长大后,母亲华静有次带袁隆平去附近的“神农洞”玩。很多人在这里击钟敲磬,吟诵经文,以此向神农氏祈求丰收。后来,母亲又带他参观果园。看着累累硕果挂满枝头,袁隆平明白:“拜神不能解决饥饿,要想吃饱,还得靠自己的一双手。”

1949年,袁隆平报考大学。父亲让他报考南京中山大学,那是父亲的母校。袁兴烈说:“去了这个学校,将来你可以在机关里谋个好差事。”

袁隆平沉默了很久,最后表白了自己的想法,“我小时候亲眼目睹中国人饱受日寇欺凌,深深感到中国应该强大起来。现在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我们也要做一番事业,为自己的国家做贡献。”从这时的想法就能看出,袁隆平不甘平平谋生,他有不平凡的见识和决心。他提出来想学农业,当农业科学家。母亲想了想,说:“学农也是不错的选择,毕竟民以食为天。”父亲虽然犹豫了一阵,最终也同意了袁隆平的选择。

1953年,袁隆平毕业,他坐火车,换汽车,又换马车,最后走路,花了四天,最后才到安江,他被分配到湖南安江农校当一名老师。

教书的日子很平淡,袁隆平除了上课就是种稻。插水稻时,腿浸在水里,各种虫子便顺着腿爬了上来,哪怕是袁隆平本平,回忆起来也觉得头皮发麻。

然而,正是在这种环境中,袁隆平发现了一株鹤立鸡群的水稻,它高大饱满,袁隆平数数籽粒,竟有230粒。袁隆平心想,如果用它做种子,那亩产不是轻松翻倍么。

那一年是,1961年。

袁隆平给妈妈的一封信中写道:

没有您在摇篮前跟我讲尼采,讲这位昂扬着生命力、意志力的伟大哲人,我怎么能够在千百次的失败中坚信,必然有一粒种子可以使万千民众告别饥饿?他们说,我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我知道,这粒种子,是妈妈您在我幼年时种下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