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回访母校社会实践报告(汇总5篇)

报告 0 14

大学回访母校社会实践报告 第1篇

关键词:校友资源 反哺 教育教学

校友资源是校友自身作为人才资源的价值,校友拥有的财力、物力、信息、文化和社会资源的总和,校友资源是高校重要的人力与教育资源[1]。2003年,同志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指出:“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而校友资源是学校富饶的人才资源”。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校友是高培养的成果,校友的社会影响力,人格魅力反过来激励和教育学生成长成才;从校友自身而言,多数校友都有参与学校人才培养的意愿。因此,校友资源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又是一种社会和教育资源。充分挖掘和利用校友资源,发挥校友资源的育人功能,服务于高校教育教学,实现高校和校友的长效、良性互动。

1 校友资源在高校教育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优秀校友的经历、创业经验、品德就是对在校生德育、专业教育、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资源,对母校的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起着重要的作用,校友作为一支潜在的、教育资源,正以独特魅力和显著的教育效果,发挥着强大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校友对在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激励和引领作用

校友以其人生经历的实践性、生动性、丰富性教育和影响大学生,是教育学生的活教材,在对大学生进行教育过程中使学生产生较强的认同性,从而克服了辅导员对学生进行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些弊端,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著作用。通过校友中先进事迹感召大学生,有利于传播社会主义道德观念,使英模形象走进课堂,英模精神走进学子之心[2]。当代大学生或多或少面临一些来自学习、人际交往、情感等方面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高校经常采用的是心理咨询,但学生面对咨询都比较敏感,收效一般。若邀请知名校友来校作专题讲座,召开校友与大学生的座谈会,提高挫折容忍力和适应能力,提高心理自控能力。校友资源在就业指导工作中,也发挥着桥梁作用,不仅在对就业信息的反馈和收集方面,还体现对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指导和纽带。

校友对学校教学具有折射和促进作用

校友是学校的“品牌”,这不仅表现校友在工作中的专业水平代表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还表现在校友综合素质是一所高校最重要的社会评价尺度[3]。优秀校友的数量既是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的重要指标。校友们在高校学习多年,了解母校的办学特色、特点;他们既有相关专业的高校教育背景,也有多年的实践经验,更加了解学校专业教育与社会相关专业要求之间的差距,对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以培养社会所需人才方面具有更多的真知灼见。通过听取校友对母校的建议,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对培养出社会广泛认可的人才有重要作用。

通常做法是组织校友及所在单位的回访,通过校友及用人单位了解学校人才培养的不足,及时调整专业结构、课程设置、培养方案等,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积极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大力推行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例如在我校卓越工程师班创新改革的探索时期,通过对以往人才培养模式的反馈和总结,及时调整,通过校友,拓宽学生的实践平台。我校充分利用拓展就业市场之机,走访校友所在企业,了解校友在企业的发展,通过和企业负责人座谈,了解企业及行业在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需求,进而有针对性的调整。同时与这些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建立学生见习、实习基地,从而为我校卓越工程师技术人员的培养,提供了导向和平台。

校友对教育资源的引进具有桥梁和纽带作用

校友因其专业特长及其在领域的影响力,可为学校吸引和推荐专业人才、提供教育教学器材。通过校友引荐,积极引进各种教育、资源。一方面,利用校友资源,积极引进国内外的办学资金,拓宽办学的资金来源,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4];另一方面,校友同样也是学校良好的师资力量。校友中,不乏有各行各业的高级人才,充分调动这些人才,能充实学校的教师资源。

2 发挥校友育人功能,反哺学校教育教学的思路

充分利用校友资源,联合开展学校人才培养

校友的社会实践和工作阅历是其发挥育人功能的基础,校友参与学校的人才培养能提高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发挥校友的“传帮带”作用,培养在校学生的校友意识

大学都具有自己的办学特色,这种特色是学校长时间积淀的。通过将校史教育纳入新生入学教育体系、开展校友与在校生之间的交流等模式,可将学校的特色化为学生的处世方式、精神气质,并届届相传,为树立学校的良好社会形象。才会让每一届毕业生在学校文化熏陶出的精神气质带到工作岗位上。学生在校时只有真正具有校友情结,才能把学校特有的精神气质带向社会。

利用校友先进事迹,激发学生奋发成才

大学回访母校社会实践报告 第2篇

1.校方对安全责任的顾虑

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已成为学校领导和广大教师的共识。因为重视,学校内安全责任事故大为减少。但是,出于对学生安全的考虑,学校组织学生参加的校外社会实践活动也有减少的趋势。

2.家庭教育中父母的缺席

因父母外出打工,农村留守儿童多,有的学校留守儿童约占在校学生总数的60%以上。家庭教育中父母缺席,对子女在学校学习生活情况缺乏了解,与子女沟通不畅。还有部分家长观念落后,仍然错误地认为教育学生主要是学校的事情。他们认为病要大夫看,孩子要老师教,把教育孩子的责任完全推给了教师和学校,他们只负责生活上、经济上满足子女的需要就行。

3.社区教育力量的薄弱

社区教育力量薄弱,力度不够,全社会关心和支持学生健康成长的风气尚未全面形成。少数学校、家长和学生对社区组织的活动认为可有可无,家长不主动督促学生参加社区协同教育的现象较为普遍。

二、构建家校社区教育结合体系的实践路径

构建家校村社教育结合体系,不是一个新鲜话题。但如果从操作层面讲,落实到具体的实施措施,可供我们农村学校借鉴的范例并不太多。我们通过深入调研,结合农村学校实际,提出以下六项措施,构建家校社区教育结合体系。

1.建设校园网,搭好家校社区教育互动交流平台

2.开发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课程,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

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强调要“学以致用”,要求将学到的知识用于社会实践中。教育起源于实践,最终要为社会实践服务,因而实践既是教育的基础,也是教育的存在形式。结合学校实际,可以由社区牵头,学校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课程。常规活动方面,如,清明节、植树节、学雷锋日、敬老爱老活动。主题活动方面,如,劳动节、国庆节、万人保洁活动、“我和爷爷奶奶过新年”活动。通过开展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学会了交流沟通技巧,培养了积极参与、勇于实践的能力。

3.发挥学生的教育辐射作用,提高社区公民素质

新农村建设向农村教育提出了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农村学校应该怎样办?学生是学校与家庭社会沟通的使者、联系的桥梁。学校积极发挥在校学生的教育辐射作用,以“小手”拉“大手”,通过学生,把讲文明、讲礼貌、爱卫生教育延伸到家庭、社区,全面提高社区公民素质,为新农村建设做出更大贡献。有的学校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化解了不少社区难题。如,街道卫生条件、安全保卫明显改观;邻里纠纷减少了;而学生也把课堂上学过的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的道理变成了自觉行动。

4.编写乡土校本教材,整合家校社区教育资源

农村学校有着许多城市学校不具备的课程资源。农村学校有丰富的自然课程资源,农村学生的学习与居住生活环境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大山森林、鸟语花香、田园风光都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的素材;农村还蕴藏着丰富的民间文化课程资源,民俗传统、民间工艺、民歌民谣,这些对学生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是学生无法从书本中获得的丰富养料。例如,有所学校研究当地地下党革命历史,开发红色教育资源,着力打造人文和自然生命力校园。从大自然的绿色读出生命力,从绵延的民间文化读出生命力,从革命先烈的不屈读出生命力。学校与家庭、村社密切合作,以“生命力”为主题,整合家校社区教育资源,编写乡土校本教材,努力以此开展学校特色教育建设。

5.以亲情为纽带,家庭教育从孝敬父母开始

如,有的学校开展“我为父母做件事”活动,有的学生回家为父母洗碗,有的为父母捶背,有的为父母洗脚。有家长说,我从一些细小的事情上发现孩子变了,放学后立即回家做作业,有时还主动把饭做好等我回来,还问我在外面冷不冷,生意好不好做,我听了好感动。学生的变化也带来家长的变化。家长身体力行为孩子做榜样,营造一个民主、和谐、健康的家庭氛围。

大学回访母校社会实践报告 第3篇

在与母校学生的访问中,出现的最多的字眼,是迷茫。“我该读哪所大学?”“选择什么专业?”“高三该怎么做?”实际上,他们需要知道的并不是一个学校有多么的好,获得哪些荣誉——这些在网上都能查到。他们想要的是一些切切实实的体会和指导,需要过来人的经验对他们的迷茫进行引领。而对于学校,他们想知道的也不仅仅是它是不是985、211工程学校,而更多的愿意我们与他们分享在一个学校,真实的生活、真实的收获、真实的体会。

他们自己能知道大学是什么样子的,然后安下心来,用更好的方法、更好的心态去面对高考,走出从容的步调。

大学回访母校社会实践报告 第4篇

前言:很荣幸这次被选拔参加回访母校社会实践活动。这是学校对我一个学年努力地肯定,也是我继续努力的动力。

背景:我的母校湖南师大附中,始创于1905年,是湖南省首批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系省直属单位。她既是一所文化底蕴深厚、办学成绩卓著的百年名校,又是一所在新的历史时期坚持教育传承与创新、积极引领潮流、被社会公认为真心实意实施素质教育的窗口学校。一个多世纪以来,学校培养了大批革命志士和科技、经济、文化人才,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工人运动杰出领导人_、_前总理_、艺术巨匠 欧阳予倩和黎鳌、黎介寿、黎磊石、张履谦、朱之悌、何继善、朱作言等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是其中的杰出代表。我以她为豪。

摘要:总的来说,此次活动是非常成功的。湖南师大附中团委特意向湖南大学就此写来了感谢信。实践报告中先简略介绍了本次活动的规模和活动,并就在个人访问和交流中所提出的问题进行了汇总,即高校宣传相对缺乏组织性、与中学及学生、家长沟通不够、宣传力度相对不足,提出了自己的改进意见。即加强招生工作的整体统筹,加强各方面的沟通和开展各式各样的活动。

回访母校,感慨万千。昔日熟悉的校园,一草一木,尚且历历在目。我却已是游子,远离母校的怀抱。这次回访母校的活动,恰好是个契机,带领我这游子,重归母亲的怀抱,为她做出自己的贡献。

大学回访母校社会实践报告 第5篇

学生在择校时,往往在高考前对所选择的学校没有清晰的认识。而是在高考成绩出来之后,根据最终分数在很短的时间内选定学校。高考招生的信息不够充分,考后的招生咨询会对考生及考生家长有较大影响。

事实上,在高考前,家长就希望开始关注和充分了解院校信息。但在考前举办的咨询会,往往因为规模较小、受众不明确、能产生的作用不清晰,对咨询会的认识不够而没有产生应有的作用。如果招生老师能在此阶段针对家长的疑惑,与几名同学一起,从情感上抓住目标生源及其家长,应该能是学校的形象得到进一步的确立。

相关推荐: